更多“涉密存储介质可以()密级使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自()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2010年10月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题:

    多选题
    我国保守国家秘密工作实行()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A

    重点突出

    B

    积极防范

    C

    全面保守

    D

    依法管理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多选题
    某机关干部李某为方便加班,用个人U盘从单位涉密计算机中复制大量涉密文件带回家,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并进行处理,致使U盘中的涉密文件被窃取。李某下列()行为违反了保密规定。
    A

    使用个人U盘复制、保存涉密文件

    B

    擅自将存有涉密信息的U盘带回家

    C

    将存有涉密信息的U盘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D

    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涉密信息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多选题
    对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情况的检查重点应为()
    A

    是否实行定密责任人制度,依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和密级

    B

    是否准确标明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C

    是否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密级

    D

    是否准确确定涉密人员涉密等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
    A

    属于泄密事件

    B

    不应视为泄密事件

    C

    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泄露国家秘密指的是哪些行为?

    正确答案: 一、将涉密的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四、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五、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擅自卸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八、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的;
    九、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十、通过普通邮政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十一、非法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十二、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如何区分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

    正确答案: 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有六个方面的区别:
    (1)利益主体不同。工作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有关国家机关。工作秘密一旦泄露仅对有关国家机关履行国家赋予的权力和职责等局部利益造成危害。而国家秘密直接涉及的利益主体是国家。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对国家的整体利益造成危害;
    (2)确定方式不同。工作秘密的确定以各级国家机关自行确定为主,对少数中央国家机关有统一规定或明确授权的,才从其规定。
    国家秘密的确定则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在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发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的范围内操作,不得随意确定;
    (3)标志不同。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载体,可以以“内部”作标志,不得标上国家秘密的密级标志;
    (4)管理不同。各级国家机关对工作秘密的管理可以参照国家秘密的管理办法,但不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加以规范。例如,传递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必须通过机要邮政,不得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传递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则没有统一的要求,可以由各机关自行选择。又例如,对外提供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经法定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对外提供属于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只需要经产生这些事项的机关同意即可;
    (5)适用的法律不同。对工作秘密加以保护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公务员法》,主要以行政手段对工作秘密给予法律保护。而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则适用《保密法》,不仅可以使用行政手段,而且还可以使用刑法等法律手段;
    (6)责任不同。工作秘密泄露后,有关责任人只承担行政责任,只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而国家秘密泄露后,则要根据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其他情节确定有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承担行政责任,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由于工作秘密与国家秘密各自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同,一旦发生泄露后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在范围和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工作秘密保护的力度明显要小于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力度。其他各方面的差别都由此而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国家秘密的密级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变更。
    A

    定密责任人认为需要变更

    B

    确定时依据的保密事项范围已作调整

    C

    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影响发生变化

    D

    泄露后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损害程度发生明显变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保密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机关、单位采购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应当根据国家保密规定确定密级,并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机关、单位应当对提供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单位提出保密管理要求,并与其签订()。

    正确答案: 保密协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保密违法案件查处的主要内容有()。
    A

    查明案情

    B

    及时补救

    C

    责任追究

    D

    保密整改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由保密部门和保密机构()
    A

    拆除、没收设备

    B

    没收设备、并处罚款

    C

    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多选题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
    A

    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B

    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

    C

    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设置永久保密

    D

    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判断题
    密级的变更包括降低或者提高密级等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机关单位执行中央下发的机密级文件,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应当确定为()。
    A

    秘密级国家秘密

    B

    机密级国家秘密

    C

    绝密级国家秘密

    D

    内部事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多选题
    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将()国家秘密载体的专门场所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A

    集中讨论

    B

    集中制作

    C

    集中存放

    D

    集中保管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填空题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正确答案: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判断题
    未经相关保密工作部门批准,不得向境外邮寄密品、密件或随身携带密品、密件出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熟悉定密职责和(),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正确答案: 定密培训,保密事项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凡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未经保密审查和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提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保密工作的对象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科学技术保密
    (2)经济保密
    (3)涉外保密
    (4)宣传报道保密
    (5)公文保密
    (6)会议保密
    (7)政法保密
    (8)军事军工保密
    (9)通信中的保密
    (10)电子计算机保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涉密计算机身份鉴别方式,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保密规定()
    A

    秘密级计算机口令设置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

    B

    机密级计算机采用IC卡或USB Key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且口令长度不少于4位;如仅使用纯口令方式,则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星期

    C

    绝密级计算机采用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等)等强身份鉴别方式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保密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
    A

    工作中 

    B

    定期 

    C

    上岗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