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
伤亡
事故
第1题:
第2题:
电器上安装保险丝是()的措施。
第3题: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第4题:
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第5题: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这种对事故发生机理的解释被称做()。
第6题:
能量释放理论认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材料,而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则仅仅是事故发生的一种征兆;预防事故的重点应放在限制能量和防止能量逸散等方面。
第7题: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民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
第8题:
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
第9题:
事故频发倾向
心理动力
能量释放论
社会环境
第10题:
防止能量蓄积
限制能量
控制能量释放
延缓能量释放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积聚
控制能量释放
在能源上设置屏障
第13题: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
A损害
B伤亡
C事故
第14题:
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害物质。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①()②()③破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第15题:
控制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是()的措施。
第16题:
金属凝固时收缩或熔炼时,金属吸收的气体未逸出而造成疏松。
第17题:
正常情况下,能量、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不会发生事故.
第18题:
能量在流通渠道违背人的意愿而意外释放或逸出,就会发生事故
第19题: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指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第20题:
伤亡
损害
事故
第21题:
避难与救援
消除危险源
设置薄弱环节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