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挪用资金案2007年10月18日至2008年9月24日,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从三个乡政府在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科目的“烤烟扶持金、预扣款、煤贴”等委托代理专项资金账户中挪用资金,主要用于伙同个体老板黄某、周某投资电站拦河坝土石访承包工程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倒烟”等。经侦查确认,该案件为内外勾结作案,向某、谢某两人挪用452万元,乡政府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挪用272万元。请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通过纠偏路径,防范此类案件风险的发生?

题目
问答题
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挪用资金案2007年10月18日至2008年9月24日,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从三个乡政府在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科目的“烤烟扶持金、预扣款、煤贴”等委托代理专项资金账户中挪用资金,主要用于伙同个体老板黄某、周某投资电站拦河坝土石访承包工程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倒烟”等。经侦查确认,该案件为内外勾结作案,向某、谢某两人挪用452万元,乡政府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挪用272万元。请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通过纠偏路径,防范此类案件风险的发生?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挪用资金案2007年10月18日至2008年9月24日,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从三个乡政府在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科目的“烤烟扶持金、预扣款、煤贴”等委托代理专项资金账户中挪用资金,主要用于伙同个体老板黄某、周某投资电站拦河坝土石访承包工程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倒烟”等。经侦查确认,该案件为内外勾结作案,向某、谢某两人挪用452万元,乡政府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挪用272万元。请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通过纠偏路径,防范此类案件风险的发生?”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信用社主任李某,利用职便将信用社一辆因历史原因未入账、价值5万元的轿车挪为已用,其行为已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


    参考答案:错误

  • 第2题:

    为改善甲村的交通,乡政府决定对甲村村民每人征收300元,在向县政府报备后,委托甲村村委会收取。村会计张某上门向李某收取了该费用,李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本案的被告应是( )

    A.县政府
    B.甲村村委会
    C.乡政府
    D.县政府、乡政府是共同被告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考查《行政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乡政府作出行政征收决定,一般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所以诉讼主体是乡政府,故C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A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县政府没有作出该行政行为,所以不是诉讼主体,故A项错误。B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所以甲村村委会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诉讼主体。故B项错误。D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县政府没有作出该行政行为,不是诉讼主体,故县政府、乡政府是共同被告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 第3题:

    马某被人民检察院指控犯有抢劫罪,同他一起被指控的还有谢某某。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马某 的辩护律师黄某提出要向被害人收集一些材料。身为 某公司职员的谢某某的哥哥谢某,由于被谢某某委托为辩护人,因而以辩护人的身份提出要向被害人所提 供的一名证人夏某收集一些材料。对于上述情况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某和谢某都无权直接向被害人或夏某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B.谢某向夏某收集有关材料须经过夏某的同意, 而黄某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料则不需被害人的同意
    C.黄某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 料,而谢某则无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类似的申请
    D.谢某向夏某收集有关材料要经过夏某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许可,而黄某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料也需要经过被害人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许可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1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刑诉解释》第43条规定,辩护律师申请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 有关的材料,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准许,并签发准许调查书。第44条规定,辩护律师向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因证人、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同意,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同意。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律师取证权是其他辩护人所不具有的。

  • 第4题:

    2009年3月,谢某委托他人持其二代身份证到某银行开立了个人银行账户。11月有人持伪造的存折和谢某的一代身份 证在该银行另一支行办理了换折业务,并分次取款共计51万元。谢某向该银行核实情况后,确认被他人伪造凭证骗取了存款,随即向警方报案。双方就赔偿问题协 商未果。该案中谁应负责( )

    A.银行负全责
    B.谢某负全责
    C.银行和谢某共同负责
    D.银行工作员负责

    答案:C
    解析:
    谢某对存款账号、支付密码及个人证件保管不当,银行工作人员办理换折及取款业务没有持审慎态度,未能识别伪造的凭证和身份证,是造成谢某储蓄存款被他人冒领资金损失的原因,对此谢某与银行均存在过错,故双方均应对该损失承担责任。

  • 第5题:

    陈某向贺某借款20万元,借期2年。陈某以自己的房屋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登记。抵押期间,谢某向陈某表示愿意以50万元购买陈某的房屋。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陈某将该房屋卖给谢某应得到贺某的同意
    B.如陈某经贺某同意将该房屋卖给了谢某,则应将转让所得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C.如谢某代为偿还20万元借款,则陈某的转让行为无须得到贺某同意
    D.如谢某代为偿还20万元借款,则陈某的转让行为还须得到贺某同意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抵押物转让。(1)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AB正确。(2)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C正确,D错误。

  • 第6题:

    周某向谢某借款80万元,后因谢某急需资金,周某以一套价值90万元的房产抵偿所欠谢某债务,谢某取得该房产产权的同时支付周某差价款10万元。已知契税的税率为3%。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此次房屋交易缴纳契税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上述金额均不含增值税)

    A.周某应缴纳契税3万元
    B.周某应缴纳契税2.4万元
    C.谢某应缴纳契税2.7万元
    D.谢某应缴纳契税0.3万元

    答案:C
    解析:
    契税由房屋权属承受人谢某缴纳,应缴纳契税=90×3%=2.7(万元)。

  • 第7题:

    李某是农村信用社的会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其先后三次挪用本单位资金25万元,用于网上赌球。李某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挪用资金罪
    C.职务侵占罪
    D.洗钱罪

    答案:B
    解析:
    挪用资金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题目属于挪用资金罪。

  • 第8题:

    (2011年)周某向谢某借款 80万元,后因谢某急需资金,周某以一套价值 90万元的房产抵偿所欠谢某债务,谢某取得该房产产权的同时支付周某差价款 10万元。已知契税的税率为 3 %,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周某应缴纳契税3万元
    B.周某应缴纳契税2.4万元
    C.谢某应缴纳契税2.7万元
    D.谢某应缴纳契税0.3万元

    答案:C
    解析:
    ( 1)以房屋抵债,应当缴纳契税,承受方谢某是契税的纳税人;( 2)谢某取得了 90万元的房屋,应缴纳契税 =90× 3% =2.7(万元)。

  • 第9题:

    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挪用资金案2007年10月18日至2008年9月24日,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从三个乡政府在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科目的“烤烟扶持金、预扣款、煤贴”等委托代理专项资金账户中挪用资金,主要用于伙同个体老板黄某、周某投资电站拦河坝土石访承包工程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倒烟”等。经侦查确认,该案件为内外勾结作案,向某、谢某两人挪用452万元,乡政府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挪用272万元。请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通过纠偏路径,防范此类案件风险的发生?


    正确答案: 1、加强账务清查力度。如对“其他应付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应解汇款”等科目及账户进行清查,在清理的基础上开展“其他应付款、委托及代理负责业务、应解汇款、社内往来款项”等方面的账务规范工作。2、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租用移动光纤对R信用社业务联网并入综合业务系统,改造装修营业室,安装视频监控,从硬件上加强案件防控。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执行,提高职工案防意识与合规意识。
    4、充实稽核力量,加大稽核检查深度和广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切实防范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5、强化执行职工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减少制度执行中的案防漏洞。

  • 第10题:

    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5万元给其子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

    • A、挪用特定款物罪
    • B、挪用公款罪
    • C、挪用资金罪
    • D、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张律师在一民事案件中,因故与原告谢某解除了委托关系。有独立请求权的王某作为第三人委托张律师作他的诉讼代理人参加本案诉讼,张律师应如何处理?

    • A、因法律无明文规定,由张律师自行决定
    • B、在征得谢某的同意后,可接受王某的委托
    • C、不得接受王某的委托
    • D、无须征得谢某的同意,可直接接受王某的委托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多选题
    如谢某和申某均申请复议,下列有关复议机关的确定正确的是(  )。
    A

    谢某可以向B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

    B

    申某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

    C

    谢某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

    D

    谢某和申某可以向B区政府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本案中,对于申某的复议申请,被申请人是区公安分局,复议机关是市公安局或B区政府。《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1款第2项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本案中,对于谢某的复议申请,被申请人是派出所,复议机关为B区公安分局B区政府

  • 第13题:

    谢某与赵某于2004年结婚,2005年谢某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款20万元购买商品房一套, 夫妻共同居住。2008年,谢某与赵某协议离婚,家具电器归谢某所有,房产归赵某所有。 谢某向朋友所借的钱在离婚时应如何处理?( )
    A.由谢某偿还
    B.由赵某偿还
    C.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D.主要由谢某偿还,赵某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C
    解析:
    《婚姻法》第41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 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 院判决。”谢某虽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但债务发生在谢某与赵某结婚之后,即婚姻关系存续 期间,且借款所购房屋是为夫妻共同居住之用,故该笔借款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以 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答案为C。

  • 第14题:

    陈某和谢某住对门,素有矛盾。某日夜里,陈某酒后猛撞谢某家屋门,持械闯入谢某家并猛砸谢某家电器等物品,谢某夫妇即上前阻止,双方发生推搡,此时,隔壁邻居张某也被惊醒,并去谢某家劝阻双方。谢某夫妇当即报案,县公安局派民警姜某、石某立即进入现场调查,对现场物品、痕迹等进行拍照,制作现场笔录,调取谢某儿子(12岁)用手机录下的陈某猛砸谢某家物品的录音资料。向陈某邻居张某了解事发起因和过程,并请县价格鉴证中心作价格鉴定意见,之后县公安局决定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陈某对拘留决定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审理,县公安局向法院提交了照片、现场笔录、鉴定意见以及录音资料,陈某要求隔壁邻居张某作证。法院审理期间认定,张某的相关证言系推断性证言。
    根据《行政诉讼法》,本案中,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有(  )。

    A.陈某向法院当庭所作的真实陈述
    B.物品被砸坏的照片
    C.谢某儿子的录音证据
    D.县价格中心所作价格鉴定意见
    E.隔壁邻居张某所作的推断性证言

    答案:A,B,C,D
    解析:
    (1)行政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选项B)、视听资料(选项C)、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选项A)、鉴定意见(选项D)、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2)选项E:证人证言是指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陈述”。推断性证言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 第15题:

    马某被人民检察院指控犯有抢劫罪,同他一起被指控的还有谢某某。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马某的辩护律师黄某,提出要向被害人收集一些材料。身为某公司职员的谢某某的哥哥谢某,由于被谢某某委托为辩护人,因而以辩护人的身份提出要向被害人所提供的一名证人夏某收集一些材料。对于上述情况的处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黄某和谢某都无权直接向被害人或夏某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B:谢某向夏某收集有关材料需经过夏某的同意,而黄某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料则不需被害人的同意
    C:黄某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料,而谢某则无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类似的申请
    D:黄某向被害人收集有关材料不需要经过被害人的同意和人民法院的许可

    答案:A,C
    解析:
    【考点】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1条的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见,辩护律师不可以直接向被害人调查取证。因此,AC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故本题应选AC。

  • 第16题:

    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A.挪用特定款物罪
    B.挪用公款罪
    C.职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因此本题选B。

  • 第17题:


    叶某挪用公款案


    叶某,A市交通局副局长,国家在该市B县有一项扶贫修路的项目,叶某利用自己的职权,曾两次挪用该项目资金。 2010年3月23日,叶某挪用3万元用于购买股票,2010年9月6日,叶某又挪用5万元用于走私活动,1个月后叶某归还了2万元。案发后,叶某的妻子翟某找到叶某在法院的朋友高某请求帮助,高某称自己不是该案的经办人,但他可以找该案的主审法官苏某帮忙。翟某遂将12万元送给高某,让高某转交苏某10万元,苏某接受了翟某的10万元钱款,之后翟某又以各种名义多次宴请苏某。苏某在审理叶某案件时尽量为其出罪,在裁判时故意轻判。


    【问题】


    1.叶某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何罪?是否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2.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对定罪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叶某在案发后携带挪用的资金潜逃,被抓获后有能力归还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资金的去向,则叶某构成何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5.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是,构成何罪?如否,请说明理由。


    6.苏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处罚?





    答案:
    解析:

    1.叶某的行为只构成挪用公款罪一罪,不需要数罪并罚。叶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而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挪用”是限于挪作其他公用,不包括归个人使用的情形。叶某两次挪用行为都构成挪用公款罪,属于同种数罪,犯罪金额累计计算,不需要数罪并罚。


    2.叶某的归还行为对定罪没有影响。叶某挪用公款,一次用于营利活动,一次用于非法活动,都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只需要有挪用行为即可构成犯罪,因此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是犯罪后的归还行为,只可能在量刑时考虑,对定罪没有影响。


    3.叶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5.高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受贿罪。


    6.苏某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3种情形对时间、数额有不同要求。挪用7种特定款物的,不同情形以不同罪定罪处罚。注意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两者也可能存在转化。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第18题:

    周某向谢某借款80万元,后因谢某急需资金,周某以一套价值90万元的房产抵偿所欠谢某债务,谢某取得该房产产权的同时支付周某差价款10万元。已知契税的税率为3%。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此次房屋交易缴纳契税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周某应缴纳契税3万元
    B.周某应缴纳契税2.4万元
    C.谢某应缴纳契税2.7万元
    D.谢某应缴纳契税0.3万元

    答案:C
    解析:
    契税由房屋权属承受人谢某缴纳,应缴纳契税=90×3%=2.7(万元)。

  • 第19题:

    李某是农村信用社的会计主管,利用职位之便,其先后三次挪用本单位资金25万元,用于网上赌球。李某的行为涉嫌构成()。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洗钱罪
    D:挪用资金罪

    答案:D
    解析:

  • 第20题:

    陈某与谢某住对门,素有矛盾。某日夜里,陈某酒后猛撞谢某家屋门,持械闯人谢某家并猛砸谢某家电器等物品,谢某夫妇随即上前阻止,双方发生推搡,此时,隔壁邻居张某也被惊醒,并去谢某家劝阻双方。谢某夫妇当即报案,县公安局派民警姜某、石某立即进人现场调查,对现场物品、痕迹等进行拍照,制作现场笔录,调取谢某儿子(12周岁)用手机录下的陈某猛砸谢某家物品的录音资料。向陈某邻居张某了解事发起因和过程,并请县价格鉴证中心作价格鉴定意见,之后县公安局决定对陈某作出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决定。陈某对拘留决定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审理,县公安局向法院提交了照片、现场笔录、鉴定意见以及录音资料,陈某要求隔壁邻居张某作证。法院审理期间认定,张某的相关证言系推断性证言。
    根据《行政诉讼法》,本案中,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有( )。

    A.陈某向法院当庭所作的陈述
    B.物品被砸坏的照片
    C.谢某儿子的录音证据
    D.县价格中心所作价格鉴定意见
    E.隔壁邻居张所作的推断性证言

    答案:A,B,C,D
    解析: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但是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推测或者评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故选项E错误。

  • 第21题:

    某民政局工作人员冯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救济金5万元进行营利活动。冯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 B、挪用公款罪
    • C、挪用资金罪
    • D、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谢某因涉嫌恐怖活动犯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侦查期间,谢某聘请陶某为其辩护律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陶某会见谢某应当经公安机关许可
    • B、陶某会见谢某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无须公安机关审查
    • C、陶某会见谢某时,侦查人员可以进行监听
    • D、侦查期间陶某不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多选题
    谢某系某高校财务处的出纳员,2014年2月他从财务处的保险柜中拿走8000元用于赌博,则谢某的行为不属于()
    A

    贪污罪

    B

    侵占罪

    C

    职务侵占罪

    D

    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挪用资金案2007年10月18日至2008年9月24日,X省D县R信用社向某、谢某,从三个乡政府在信用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科目的“烤烟扶持金、预扣款、煤贴”等委托代理专项资金账户中挪用资金,主要用于伙同个体老板黄某、周某投资电站拦河坝土石访承包工程和乡政府工作人员“倒烟”等。经侦查确认,该案件为内外勾结作案,向某、谢某两人挪用452万元,乡政府干部和村委工作人员挪用272万元。请结合你单位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通过纠偏路径,防范此类案件风险的发生?

    正确答案: 1、加强账务清查力度。如对“其他应付款、委托及代理负债业务、应解汇款”等科目及账户进行清查,在清理的基础上开展“其他应付款、委托及代理负责业务、应解汇款、社内往来款项”等方面的账务规范工作。2、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租用移动光纤对R信用社业务联网并入综合业务系统,改造装修营业室,安装视频监控,从硬件上加强案件防控。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执行,提高职工案防意识与合规意识。
    4、充实稽核力量,加大稽核检查深度和广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切实防范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5、强化执行职工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减少制度执行中的案防漏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