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无菌采集标本
最好是床边接种
怀疑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标本应注意保温
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需注意保持温度为37℃保存和运送标本
标本接种后,放置5%~10%CO环境培养,有利于分离脑膜炎奈瑟菌
第1题:
根据病毒学检验中标本采集原则,为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采集处理方式。一般不用处理就可以直接培养的病毒标本是( )。A、呼吸道标本
B、脑脊液
C、粪便
D、眼标本
E、血液标本
标本采集后所需的VTM只要最小量(12ml),最好直接接种于细胞培养上的是( )。A、呼吸道标本
B、脑脊液
C、粪便
D、眼标本
E、血液标本
第2题:
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B、可引起睾丸炎
C、有多个血清型
D、可在多种细胞中繁殖
E、病原分离标本可来自唾液、尿、脑脊液
第3题:
下列有关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培养一般应在病人发热初期或高峰时采集标本
B.脓汁厌氧培养时,注射器取材后须将空气排空,针头插在灭菌橡皮塞内
C.自然咳痰法以清晨第l口痰为宜,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
D.采用导尿管收集尿液,要防止逆行性感染
E.脑脊液检查脑膜炎奈瑟菌时,如未能及 时送检,可将标本保存于4℃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血、脑脊液、尿、粪便、痰及脓汁等送检细菌培养标本的质量要求有哪些?(检验科)
第7题:
简述肺炎支原体微生物学检验的标本采集要求
第8题:
有关标本采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9题:
下列有关脑脊液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第10题:
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11题:
腰椎穿刺无菌采集标本
最好是床边接种
怀疑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标本应注意保温
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需注意保持温度为37℃保存和运送标本
标本接种后,放置5%~10%CO环境培养,有利于分离脑膜炎奈瑟菌
第12题:
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
脑脊液pH值在7.31~7.34
通常将抽取的脑脊液留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
以上答案均正确
第13题:
下列关于CK测定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血浆、脑脊液等均可作为CK分析的标本
B.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C.其他抗凝剂或多或少会对CK活性的测定产生影响
D.黄疸标本对结果会产生影响
E.混浊标本对结果无影响
第14题:
A.痰
B.伤口分泌物
C.穿刺液
D.脑脊液
第15题:
A、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
B、脑脊液pH值在7.31~7.34
C、通常将抽取的脑脊液留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nd
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
E、以上答案均正确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关于血液标本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某患者,行开放性颅骨骨折修补及血肿清除术,术后第4日,体温39.8℃,呕吐3次,呈喷射状,PCT7.5μg/L,医师初步考虑为颅内感染,拟采集微生物标本送检,下列关于标本采集和运输等环节中不正确的是哪项?()
第20题:
脑脊液葡萄糖测定方法错误的是()
第21题:
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己糖激酶法特异性更高
五管糖半定量法亦可使用
标本留取后及时检验
标本若需保存,应加适量氟化钠
第22题:
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可引起睾丸炎
有多个血清型
可在多种细胞中繁殖
病原分离标本可来自唾液、尿、脑脊液
第23题:
脑脊液标本放置过久,会使葡萄糖测定结果偏高
脑脊液标本第一管作脱落细胞学检查,第二管作细菌培养
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
脑脊液的pH为7.35~7.45
正常脑脊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
第24题:
快速检出病原体成分主要指特异性抗原和核酸
特异性抗原检测是用已知抗原查患者标本中的抗体
特异性抗原的诊断价值依标本不同而异
核酸检测主要是用核酸探针杂交和PCR技术快速检出病原微生物
PCR方法可快速检出生长极为缓慢,甚至不能在体外生长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