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裂缝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不满足裂缝宽度限值,应如何处理?
与构件类型、保护层厚度、配筋率、钢筋直径和钢筋应力等因素有关。如不满足,可以采取减小钢筋应力(即增加钢筋用量)或减小钢筋直径等措施。
略
第3题: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或裂缝,应按()极限状态的要求,采用荷载的()和正常使用规定限值进行计算。
第4题:
下列何种状态不是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状态?()
第5题:
确定构件裂缝宽度限值和变形限值时分别考虑哪些因素?
第6题:
()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第7题: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正截面中混凝土的()超过()的限值,其裂缝宽度限值与()条件有关。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构件有超过限值的变形,将不能正常使用
构件有超过变限值的变形,将引起隔墙等裂缝
构件有超过限值的变形,将影响美观
构件有超过限值的变形,将不能继续承载,影响结构安全
第10题:
第11题:
裂缝宽度超过规定限值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结构或构件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预应力构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
第12题: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结构或构件视为刚体失去平衡
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拉应力超过限值
第13题:
受弯构件短期刚度Bs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不满足构件变形限值,应如何处理?
影响因素有:配筋率ρ、 截面形状、 混凝土强度等级、 截面有效高度h0。可以看出,如果挠度验算不符合要求,可增大截面高度,选择合适的配筋率ρ。
略
第14题:
下列情况中,()属于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第15题: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第16题:
下列()项不是进行变形控制的主要原因。
第17题:
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的特征裂缝宽度的限值:Ⅰ类和Ⅱ类环境(),Ⅲ类和Ⅳ类环境()。
第18题:
()属于超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第19题:
第20题: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结构或构件被视为刚体而失去平衡
预应力的构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
第21题:
第22题:
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裂缝宽度超过规定限值
结构或构件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预应力构件中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规范限值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