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与玩忽职守罪有哪些区别?”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施玩忽职守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应当以

    A.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B.数罪并罚
    C.择一重罪处罚
    D.玩忽职守罪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
    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与他人共谋,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共谋实施的其他犯罪共犯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与他人共谋,既利用其职务行为帮助他人实施其他犯罪,又以非职务行为与他人共同实施该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渎职犯罪和其他犯罪的共犯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定罪处罚。

  • 第2题:

    试述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1)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该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已玩忽职守的行为会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致使这种结果发生。
    (3)该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4)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罪的界定:
    (1)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首先要区别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玩忽职守行为是否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如果玩忽职守行为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不能构成犯罪,只能按照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给予行为人相应的行政处分。
    (2)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在主观方面都是过失,客观方面都有严重危害后果。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犯罪主体不同。其次犯罪客体不同。
    (3)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二者侵犯的客体,造成的后果,构成的主体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其一,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其二,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
    (4)玩忽职守与其他玩忽职守犯罪的界限。《刑法》除在第397条规定一般玩忽职守罪外,还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发生在特定领域或由特定主体实施的特别的玩忽职守犯罪。

  • 第3题: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均为()。


    正确答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4题:

    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在主客观方面相同,只是侵犯的客体和主体有所区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它具有哪些特征?认定本罪应注意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
    4、主观是过失。
    界限:
    1、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
    二者区别本罪行为是否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如果玩忽职守行为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不能构成犯罪。
    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区别;犯罪主体不同、客体不同、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
    3、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界限。
    区别: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犯罪行为方式不同
    4、本罪与其他玩忽职守罪界限。

  • 第6题:

    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主要区别是()。

    • A、犯罪主体不同
    • B、犯罪客体不同
    • C、犯罪结果不同
    • D、主观要件不同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正确答案: 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自离开自己的指挥或者值班、值勤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玩忽职守,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第8题:

    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 A、放火罪
    • B、玩忽职守罪
    • C、失火罪
    • D、交通肇事罪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叫玩忽职守罪?《刑法》规定对玩忽职守罪者作何种刑罚?

    正确答案: 玩忽职守罪又称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玩忽职守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它具有哪些特征?认定本罪应注意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是特殊主体。
    4、主观是过失。
    界限:
    1、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
    二者区别本罪行为是否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如果玩忽职守行为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不能构成犯罪。
    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区别;犯罪主体不同、客体不同、犯罪发生的场合不同。
    3、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界限。
    区别: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犯罪行为方式不同
    4、本罪与其他玩忽职守罪界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时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执勤人员擅离职守或者玩忽军事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特征
    ①本罪的客体是部队的指挥和值班值勤秩序。
    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擅离职守,是指未经批准私自离开指挥岗位或者值班、执勤岗位。玩忽职守,是指履行指挥、值班、执勤职责时,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上述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上述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是本罪客观方面的必备内容,它是指由于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军事利益遭受危害。
    ③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军队中的指挥人员、值班人员、执勤人员。
    ④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指行为人对因为自己的擅离职守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的严重后果存在过失的心理态度。
    (2)认定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②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a.犯罪主体不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体是负有指挥、值班、值勤责任的军人。
    b.侵犯客体不同。玩忽职守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而本罪侵犯的客体限定部队的指挥和值班值勤秩序。
    c.行为表现不同。玩忽职守行为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本罪表现为私自脱离军事指挥、值班、值勤岗位或者对上述岗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其军事指挥、值班、值勤职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玩忽职守罪与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军人违反兵役法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以()论处。

    A.军人叛罪罪 B.擅离军事职守罪
    C.玩忽军事职守罪 D.逃离部队罪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逃离部队罪的刑法规定。参见2000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问题的批复》(自2000年12月8日起施行):“军人违反兵役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是逃离部队罪。”

  • 第14题:

    什么叫玩忽职守罪?《刑法》规定对玩忽职守罪者作何种刑罚?


    正确答案: 玩忽职守罪又称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玩忽职守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15题: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


    正确答案: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第16题:

    军人违反兵役法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以()论处。

    • A、军人叛罪罪
    • B、擅离军事职守罪
    • C、玩忽军事职守罪
    • D、逃离部队罪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玩忽职守罪


    正确答案: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第18题:

    某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甲玩忽职守,致使发生重大的责任事故,造成1人死亡,三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 A、玩忽职守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数罪并罚
    • B、重大责任事故罪
    • C、玩忽职守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从一重处罚
    • D、玩忽职守罪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有哪些?()

    • A、犯罪主体不同
    • B、犯罪的客观方面有所不同
    • C、侵犯的客体不同
    •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问答题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与玩忽职守罪有哪些区别?

    正确答案: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1)定义不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自离开正在履行职责的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的岗位上,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不同。玩忽职守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侵犯的客体限定为国家军事机关的管理活动。
    (3)客观行为表现不同。玩忽职守行为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表现为私自脱离军事指挥、值班、值勤岗位或者对上述岗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其军事指挥、值班、值勤职责。
    (4)犯罪主体不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主体是负有指挥、值班、执勤责任的军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玩忽职守罪

    正确答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军人违反兵役法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以()论处。
    A

    军人叛罪罪

    B

    擅离军事职守罪

    C

    玩忽军事职守罪

    D

    逃离部队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逃离部队罪的刑法规定。参见2000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军人非战时逃离部队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问题的批复》(自2000年12月8日起施行):"军人违反兵役法规,在非战时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是逃离部队罪。"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军人违反职责罪中,主观上出于过失的有()
    A

    武器装备肇事罪

    B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C

    遗弃武器装备罪

    D

    遗失武器装备罪

    E

    遗弃伤病军人罪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

    正确答案: 是指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擅自离开自己的指挥或者值班、值勤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时玩忽职守,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