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1题:
第2题:
下列关于声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第5题: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教室周围植树可减弱噪声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第6题: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蝙蝠靠发出的次声波定位
第7题:
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市区内种草植树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第8题:
小西湖立交桥上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
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
第9题: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第10题: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第11题: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第12题:
第13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第15题: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第16题: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17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第18题: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在城道路旁边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第19题:
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第20题:
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第21题:
音色不同
音调不同
音节不同
响度不同
第22题:
在简谱中,“5”音比“3”音的响度大
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音调就越高
声、光和电磁波都只能传递信息
道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