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南海地理位置以及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它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什么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美利坚合众国位于北美洲南部,面积936.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位。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1个区。本土48个州,北面大致以北纬49°线和五大湖与加拿大为邻,西南邻墨西哥,东南滨墨西哥湾,隔海可与西印度群岛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另外还有两个“海外州”:一是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一是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所在地。此外,美国至今还统治着波多黎各岛、美属维尔京群岛、以及太平洋中的中途岛、威克岛、约翰斯敦岛、东萨摩亚、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关岛及其它一些小岛。其中有的虽冠以美国“租界”、“领地”、“托管”等名称,实际都是美国的殖民地。这些地区和岛屿面积不大,但位置却十分重要。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时,它的领土只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后来美国统治阶级采取战争和外交等手段进行领土扩张,终于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给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土地广阔,耕地(28亿亩)、森林(46亿亩)、草原(32亿亩)面积均较大。由于本土地处北纬25°到49°之间,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在辽阔的土地上气候类型多样,既有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又有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气候;既有太平洋沿岸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又有太平洋沿岸南部的地中海型气候,而西部高原山地气候又较干燥。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农业生产的多部门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自然基础。同时,美国广阔的土地上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多样而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切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美国滨临两个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都同弱国为邻。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那样,美国“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全的地位”。(《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页)。在美国发展初期,需要保卫自己的独立时,由于航海事业还不很发达,海洋曾经帮助美国战胜英国殖民者;而当航海事业发达后,海洋不仅不成为交通障碍,反而成为联系各地的工具时,美国又利用海洋作为到处扩张的工具,而本土却可避免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大洋的屏障作用,美国不但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反而坐收渔人之利,乘机发了战争横财,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等战略物资和其它工、农业产品,极大地刺激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从未遭受邻国的侵略,而它却不断对其周围较弱的邻国进行侵略、渗透、干涉和掠夺。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还借英国等帝国主义困于战争的机会,把它们在美洲的势力逐步排挤出去,使自己成了掠夺加拿大、拉丁美洲的霸主。
    此外,美国的两个“海外州”,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西北角,东邻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峡与苏联相望,三面被海包围,战略地位重要。它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州,森林、水力、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被人们称为“没有上锁的宝库”。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它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夏威夷州地处太平洋中央,从美洲西海岸到亚洲、大洋洲的航海线,横跨太平洋的航空线,穿过太平洋的海底电缆都从这里通过,所以常被人们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对美国的海外活动起重要作用。

  • 第2题:

    汽车旅游饭店的功能是什么?其地理位置和经营特点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汽车旅游饭店以接待驾车旅游者为主。
    ②多建于国家级公路干线旁和交通要道上。
    ③旅游饭店的经营特色是经济、卫生、高校。

  • 第3题:

    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正确答案: 亚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可从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在数理位置方面,亚洲的北部接近北极,其大陆上最北点是太梅尔半岛北端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3′),而北地群岛北端的莫洛托夫角,更超过北纬80°;亚洲的南部伸入赤道,在大陆上的最南点是马来半岛上的皮艾角(北纬1°17′),至于亚洲最南的罗地岛则更超逾赤道而达南纬11°03′。这样,亚洲南北所跨纬度超过90°,因而使亚洲从南到北完全包括地球上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
    亚洲大陆从东到西也极为辽阔,其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西经169°40′),最西点为小亚细亚的巴巴角(东经26°03′)。亚洲东西之间占有经度达164°17′,将近全球经度的半数,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8,000公里。辽阔的空间增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的空间条件。
    在海陆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它们的边缘海,从北、东、南三方面围绕着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还滨临地中海和黑海。亚洲这种临海的位置和漫长的海疆,对于海上交通、自然资源和气候类型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由于海陆冷却与增温的条件不同,以及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遂引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接壤,有很长的陆疆,且西距大西洋很远,因此亚洲大陆在气候上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 第4题:

    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10,400公里,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13,700多公里,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要缩短二万多公里。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破冰船开道,而且运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4,000~5,000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线,1957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缩短2,700公里。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

  • 第5题:

    什么是“南海一号”?


    正确答案: 2007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南海打捞出一艘宋代商船,发现了大综以陶瓷为主的船货。鉴于该船及其船货的重要价值,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 第6题:

    “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曲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春天的故事

  • 第7题:

    所谓南海问题,是南海争端当事方以及南海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进而谋取()的举动

    • A、政治利益
    • B、经济利益
    • C、战略利益
    • D、文化利益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南海鳄神为什么要强揭木婉清的面幕?

    • A、南海鳄神知道木婉清的重誓,看她如何应对
    • B、南海鳄神听木婉清声音清脆,也想看看她的真面目
    • C、南海鳄神只是觉得好奇而已
    • D、南海鳄神想为徒弟报仇,故而要看看木婉清到底长什么样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是京津地区的门户,地理位置很重要。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北冰洋的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北冰洋位于北极周围,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尽管它是世界上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海上运输来说,北冰洋航线是苏联欧洲部分与远东地区联系的捷径,从摩尔曼斯克到东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的航距为10,400公里,走此航线比绕道苏伊士运河要近13,700多公里,比绕经好望角的航线要缩短二万多公里。北冰洋在航运上的最大缺点是通航期短暂,除巴伦支海南部全年不冻外,苏联、美国和加拿大北部沿海一年仅有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够通航。即使在短暂的通航期内,也必需*破冰船开道,而且运载能力有限,船舶吨位一船为4,000~5,000吨。通过北冰洋上空的空中航线,1957年首航成功,它是东亚、北美、西欧和北欧间最短的空中通道,从日本的东京经阿拉斯加和北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航空线,比原来的航程缩短2,700公里。另外,巨大的冰盖、冰岛、冰山和浮冰虽不利于船只的行驰,但对潜艇的活动十分有利,如由于冰的遮蔽可以使潜艇摆脱飞机和侦察卫星的监视;浮冰的漂流有碍于监听设备的追踪;由于冰与冰之间的挤压和冰与水之间的冲刷而产生的噪音,使舰艇的声纳装置受到干扰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汽车旅游饭店的功能是什么?其地理位置和经营特点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汽车旅游饭店以接待驾车旅游者为主。
    ②多建于国家级公路干线旁和交通要道上。
    ③旅游饭店的经营特色是经济、卫生、高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正确答案: 亚洲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可从数理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在数理位置方面,亚洲的北部接近北极,其大陆上最北点是太梅尔半岛北端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3′),而北地群岛北端的莫洛托夫角,更超过北纬80°;亚洲的南部伸入赤道,在大陆上的最南点是马来半岛上的皮艾角(北纬1°17′),至于亚洲最南的罗地岛则更超逾赤道而达南纬11°03′。这样,亚洲南北所跨纬度超过90°,因而使亚洲从南到北完全包括地球上从赤道带到北极带的所有气候带。
    亚洲大陆从东到西也极为辽阔,其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西经169°40′),最西点为小亚细亚的巴巴角(东经26°03′)。亚洲东西之间占有经度达164°17′,将近全球经度的半数,东西时差达11个小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8,000公里。辽阔的空间增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的空间条件。
    在海陆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它们的边缘海,从北、东、南三方面围绕着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还滨临地中海和黑海。亚洲这种临海的位置和漫长的海疆,对于海上交通、自然资源和气候类型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由于海陆冷却与增温的条件不同,以及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遂引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接壤,有很长的陆疆,且西距大西洋很远,因此亚洲大陆在气候上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不同的地理位置条件,在气候、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下,使得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化。
    (1)流域位置与垂直结构。从一个流域环境的上游到下游,海拔高度、水土环境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对作物的种植结构和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北中南部的海河流域自西至东,按其自然景观可分为山地丘陵区、山麓平原区和低平原区。山地丘陵区坡度陡,重力过程强烈,土壤水分和养分向低地流动,,形成了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农田生产力较低;山麓平原区坡度较缓,重力作用适中,地下水潜流不畅,土壤水分、养分和盐分大量积累,土壤易发生盐渍化,限制了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生产力的提高;低平原区坡度最小,是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动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良好。
    (2)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
    a.大尺度的地形变化,如四川、云南高原独特的地貌、气候条件,随着海拔的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出现不同的农业发展类型。
    b.小尺度的地形变化,在丘陵或一些低海拔山地,由于地貌复杂多变,从山顶到半山腰、山脚等,由于生态条件的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

  • 第14题:

    目前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正确答案: 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
    一是国际化
    二是长期化
    三是合法化
    四是联合化

  • 第15题: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正确答案: 北美洲北濒北冰洋,南滨墨西哥湾,东、西分别面临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对。大陆东西两个极点是拉布拉多半岛上的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和阿拉斯加半岛上的威尔士角(西经168°05′,北纬65°35′)。本大陆北部伸入北极圈,最北点是布西亚半岛的默奇森角(北纬71°59′),而格陵兰岛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北纬83°39′)是北半球陆地最接近极地的地方;大陆最南端为塞布尔角上的东角(西经81°05′,北纬25°07′)。
    北美洲的这种地理位置,同亚欧大陆非常相似,它纬向延伸很广,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赤道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南北各地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性。又由于北美洲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呈一倒置梯形,大陆的大部分面积位于北纬30°~70°之间,其中北纬50°~70°最为宽广,因此,北美洲主要属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型,尤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纬30°以南,因面积不大,亚热带气候型所占面积很小。
    北美洲东西均临大洋,因而使东西岸的气候类型完整而有规律地南北更替,只是由于北美大陆的面积比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的程度没有亚欧大陆大,因而北美大陆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

  • 第16题:

    空间气氛是由交际的规格级别、性质特点、()、参与人员以及环境布置五大要素构成的。

    • A、地理位置
    • B、时间条件
    • C、主题内容
    • D、言语交流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贵州省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黔东北、石阡县西南缘,区内保存有原生性较强的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梵净山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交汇的生态长廊,是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是科学考察的重要基地,是石阡县龙川河的发源地、县城的生态屏障。
    2006年1月9日,省政府批准成立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2634.54公顷,最高海拔高度1869.3米。

  • 第18题:

    有腹筋梁斜截面剪切破坏形态有哪儿种?各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以及破坏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有腹筋梁的斜截部破坏可分为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形态。
    (1)斜拉破坏:当剪跨比λ>3时,斜裂缝一旦出现,原来由混凝土承受的拉力转由箍筋承受,如果箍筋配置数量过少,则箍筋很快会达到屈服强度,不能抑制斜裂缝的发展,变形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2)斜压破坏:如果梁内箍筋配置数量过多,即使剪跨比较大,箍筋应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混凝土开裂后斜裂缝间的混凝土却因主压应力过大而发生压坏,箍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此时梁的受剪承载力取决于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也属于脆性破坏。
    (3)剪压破坏:如果箍筋配置的数量适当,且1<λ≤3时,则在斜裂缝由现以后,箍筋应力会明显增长。在其屈服前,箍筋可有效限制斜裂缝的展开和延伸,荷载还可有较大增长。当箍筋屈服后,由于箍筋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迅速增加,斜裂缝迅速展开和延伸,最后斜裂缝上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剪压复合应力的作用下达到极限强度,发生剪压破坏。

  • 第19题:

    ()星宿派的老巢星宿海位于何处?(相当于现在的地理位置()

    • A、青海省
    • B、东海
    • C、南海
    • D、新疆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液体的流动状态有几种?各自的特点以及判别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液体的流动状态有层流和紊流两种。
    (1)层流:液体流动呈现层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质点受粘性的约束,流动时能量损失少
    (2)紊流液体流动呈现混杂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粘性力的制约作用减弱,流量时能量损失大。
    2)液体的流动状态用雷诺数来判断,当雷诺数Re<Rec时,流动状态为层流;当雷诺数Re>Rec时,流动状态为紊流。

  • 第21题:

    问答题
    中国东部二叠纪古地理格局的特点;中国南海北陆格局形成于什么时代?延续至什么时代?

    正确答案: 早二叠世末期,北方海槽褶皱隆起,整个北方成为陆地环境,以秦岭—昆仑山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三叠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所谓南海问题,是南海争端当事方以及南海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进而谋取()的举动
    A

    政治利益

    B

    经济利益

    C

    战略利益

    D

    文化利益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它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什么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 美利坚合众国位于北美洲南部,面积936.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苏联、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位。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1个区。本土48个州,北面大致以北纬49°线和五大湖与加拿大为邻,西南邻墨西哥,东南滨墨西哥湾,隔海可与西印度群岛相望,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另外还有两个“海外州”:一是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一是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所在地。此外,美国至今还统治着波多黎各岛、美属维尔京群岛、以及太平洋中的中途岛、威克岛、约翰斯敦岛、东萨摩亚、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关岛及其它一些小岛。其中有的虽冠以美国“租界”、“领地”、“托管”等名称,实际都是美国的殖民地。这些地区和岛屿面积不大,但位置却十分重要。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时,它的领土只限于密西西比河以东,后来美国统治阶级采取战争和外交等手段进行领土扩张,终于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给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土地广阔,耕地(28亿亩)、森林(46亿亩)、草原(32亿亩)面积均较大。由于本土地处北纬25°到49°之间,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在辽阔的土地上气候类型多样,既有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又有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气候;既有太平洋沿岸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又有太平洋沿岸南部的地中海型气候,而西部高原山地气候又较干燥。多样的气候类型为农业生产的多部门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自然基础。同时,美国广阔的土地上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多样而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切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美国滨临两个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都同弱国为邻。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那样,美国“在地理条件上处于最安全的地位”。(《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页)。在美国发展初期,需要保卫自己的独立时,由于航海事业还不很发达,海洋曾经帮助美国战胜英国殖民者;而当航海事业发达后,海洋不仅不成为交通障碍,反而成为联系各地的工具时,美国又利用海洋作为到处扩张的工具,而本土却可避免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大洋的屏障作用,美国不但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反而坐收渔人之利,乘机发了战争横财,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等战略物资和其它工、农业产品,极大地刺激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从未遭受邻国的侵略,而它却不断对其周围较弱的邻国进行侵略、渗透、干涉和掠夺。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还借英国等帝国主义困于战争的机会,把它们在美洲的势力逐步排挤出去,使自己成了掠夺加拿大、拉丁美洲的霸主。
    此外,美国的两个“海外州”,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西北角,东邻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峡与苏联相望,三面被海包围,战略地位重要。它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州,森林、水力、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被人们称为“没有上锁的宝库”。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它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夏威夷州地处太平洋中央,从美洲西海岸到亚洲、大洋洲的航海线,横跨太平洋的航空线,穿过太平洋的海底电缆都从这里通过,所以常被人们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对美国的海外活动起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