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问答题我国的大洋锰结核研究工作情况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锰结核?它在世界海洋中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锰结核是一种棕色或青褐色的球体或圆块体,又称锰矿球、锰团块和锰矿瘤。外表象是土豆,直径1~20厘米,平均约5厘米,最大者达一米以上;如果将其切开,横切面呈象树木年轮一样的同心圆状,中心有一个核。锰结核是一个多金属矿体,一般约含有锰27~30%,镍1.1~1.4%,铜1~1.3%,钴0.2~0.4%,以及一定数量的铁、钼、钛、锌等共约30余种元素,堪称“金属家族”。大洋底储有多少锰结核,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1.5~3万亿吨。锰结核可提炼巨量金属,仅锰、镍、铜、钴四种金属总量可达8,000亿吨,而七十年代中期陆上该四种金属的总储量也只有11亿吨,即是陆地上储量的近800倍。锰结核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一种意见认为每1,000年增长一毫米,甚至100万年才长一毫米;另一种意见认为大约每1,000年可增长1~100厘米。虽然它增长如此缓慢,但从每年的增长量中提炼的铜、镍可供全世界使用好几年。
    锰结核是聚集在四、五千米以下深海底的矿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考察队首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有关它的发生、构造和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取得广泛的成果。现在,对其利用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已组成了联合开发公司,正式进行锰结核的开采与提炼。估计,经过改革技术后,由锰结核中提取锰、镍、铜、钴等重要金属,其成本可能仅相当于陆上开采、提炼这些金属成本的50~75%。就目前所知,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深海底,平均厚度可达一米。其中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20°、西经160°~180°之间的洋底最为集中,特别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达100公斤;其次是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洋底。

  • 第2题:

    我国首次对洋底锰结核和锰结壳开展调查的时间、地点、船号如何?


    正确答案:1979-1983年我国“向阳红16号”首次在北太平洋海域(7°-13°N,167°-178°E)500m神的海底采得310.9kg锰结核样品。

  • 第3题:

    1982年中国成为第五个注册登记的大洋锰结核采矿“先驱投资者”,那么第三个国家是()

    • A、印度
    • B、俄罗斯
    • C、法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问答题
    我国对大洋锰结核的最早勘探是哪一年进行的?

    正确答案: 我国对大洋锰结核的早期勘探,是1979年“向阳红5”号海洋调查船进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首次在深海样品中发现锰结核的调查船是()。
    A

    “挑战者”号

    B

    “流星”号

    C

    “探索者”号

    D

    “大洋一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据估计,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主要分布于()。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现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
    一是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
    二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
    三是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锰结核的开采方法有几种?

    正确答案: 蕴藏在5000米深的海盆上的锰结核不是轻易就能开采出来的。日本等国做了很多试验,总结出有三种方法比较可行。
    第一种方法是水力提升式采矿系统,用集矿装置在海底把锰结核挑选、收集在一起以便采集,用高压水泵把锰结核通过采矿管提升到采矿船里。
    第二种方法是空气提升式采矿系统,用高压空气泵通过输气管将压缩空气打到海底,把海底的锰结核连同水、气从采矿管里压到采矿船里。
    第三种方法是连续链斗式采矿系统,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效率比较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洋底锰结核和锰结壳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正确答案: 世界洋底(尤其是太平洋底)广泛地分布着锰结核和锰结壳,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Cu、Mn、Co等有用金属元素,而且这些有用金属资源目前还在随着锰结核和锰结壳的不断生长而增长着。仅太平洋底锰结核和锰结壳中的主要金属储量与全球陆地上的储量相比就可知道,他们分别是全球陆上储量的几十倍至几千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我国潮汐发电站的建设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沿海各地区陆续兴建了一批中小型潮汐发电站并投入运行发电。其中最大的潮汐电站是1980年5月建成的浙江省温岭县江厦潮汐发电站,它也是世界已建成的较大双向潮汐电站之一。中国另一座较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是福建平潭幸福洋潮汐发电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锰结核这种矿产多分布在()
    A

    地壳深部

    B

    大洋底部

    C

    大型火山附近

    D

    沙漠等干旱地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大洋中锰结核沉淀条件为:();();()。

    正确答案: 有丰富的锰质来源,处于氧化环境,Eh>0,海流不断补充锰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哪艘调查船首次发现锰结核?()

    • A、大洋一号
    • B、海研一号
    • C、美国“普韦布诺”号
    • D、英国“挑战者”号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在深海,大约4000~6000米的地方分布着一种神奇的矿物——锰结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
    • B、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
    • C、锰结核里包含多种战略物资,必将引起资源争夺。
    • D、我国目前还没有锰结核的开采经验。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大洋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藏资源,锰结核就是其中的一种,据估计,世界大洋海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0000亿吨,主要分布于()。

    • A、大西洋
    • B、太平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单选题
    哪艘调查船首次发现锰结核?()
    A

    大洋一号

    B

    海研一号

    C

    美国“普韦布诺”号

    D

    英国“挑战者”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我国首次对洋底锰结核和锰结壳开展调查的时间、地点、船号如何?

    正确答案: 1979-1983年我国“向阳红16号”首次在北太平洋海域(7°-13°N,167°-178°E)500m神的海底采得310.9kg锰结核样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什么是锰结核?它在世界海洋中的储量及分布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锰结核是一种棕色或青褐色的球体或圆块体,又称锰矿球、锰团块和锰矿瘤。外表象是土豆,直径1~20厘米,平均约5厘米,最大者达一米以上;如果将其切开,横切面呈象树木年轮一样的同心圆状,中心有一个核。锰结核是一个多金属矿体,一般约含有锰27~30%,镍1.1~1.4%,铜1~1.3%,钴0.2~0.4%,以及一定数量的铁、钼、钛、锌等共约30余种元素,堪称“金属家族”。大洋底储有多少锰结核,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1.5~3万亿吨。锰结核可提炼巨量金属,仅锰、镍、铜、钴四种金属总量可达8,000亿吨,而七十年代中期陆上该四种金属的总储量也只有11亿吨,即是陆地上储量的近800倍。锰结核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一种意见认为每1,000年增长一毫米,甚至100万年才长一毫米;另一种意见认为大约每1,000年可增长1~100厘米。虽然它增长如此缓慢,但从每年的增长量中提炼的铜、镍可供全世界使用好几年。
    锰结核是聚集在四、五千米以下深海底的矿体,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考察队首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有关它的发生、构造和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取得广泛的成果。现在,对其利用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已组成了联合开发公司,正式进行锰结核的开采与提炼。估计,经过改革技术后,由锰结核中提取锰、镍、铜、钴等重要金属,其成本可能仅相当于陆上开采、提炼这些金属成本的50~75%。就目前所知,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深海底,平均厚度可达一米。其中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20°、西经160°~180°之间的洋底最为集中,特别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可达100公斤;其次是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洋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在深海,大约4000~6000米的地方分布着一种神奇的矿物——锰结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锰结核又称多金属结核,它是一种铁、锰氧化物的集合体。

    B

    锰结核中50%以上是氧化铁和氧化锰。

    C

    锰结核里包含多种战略物资,必将引起资源争夺。

    D

    我国目前还没有锰结核的开采经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遗传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①我国每年出生约2400万人,将有约20—25万先天畸形婴儿是由于遗传因素所致;
    ②每年活产婴儿中约有4%—5%的可能具有遗传缺陷;
    ③在整个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④遗传缺陷在智力低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⑤我国工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致突、致癌、致畸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害,将增加遗传病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素质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在各大洋底中发现锰结核最多的是()洋。

    正确答案: 太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
    1900年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我国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1%,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就我国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言,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林业灾害等各大灾种中,据建国
    以来近50年的资料统计,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气象灾害为57%,居灾害之首。但就各种自然灾害的人口死亡的统计来看,地震灾害占51%,为群害之首。因此,地震和地震灾害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世界锰结核怎样分布?

    正确答案: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其次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所有洋盆和部分深海盆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