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于3通道记录器
是根据EASI正交导联推导得出的心电图
获得的心电图波形与常规心电图差异很大
导联数目较少,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无帮助
以上都不对
第1题:
运动负荷试验普遍采用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系统,该改良导联系统可引起
A、电轴偏左
B、下壁导联电压增高和Q波丢失
C、aVL导联Q波丢失
D、aVR导联Q波丢失
E、以上都不对
第2题:
关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Ⅰ导联轴的正侧为0°
B、aVR导联轴的负侧为+30°
C、Ⅲ导联轴的负侧为-60°
D、Ⅱ导联轴的正侧为+60°
E、aVL导联轴的负侧为+120°
第3题:
关于正常人T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B、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C、aVR导联T波向下
D、若V导联T波向上,则V
~V
导联T波不应再向下
E、V、V
导联T波可为负正双向
第4题:
在Ⅰ、Ⅱ、Ⅲ导联中正确的正负极连接方式是()
第5题:
关于心电轴左偏描述正确的是()。
第6题:
关于右胸导联心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aVR和aVL导联图形互换
胸导联心电图不正常
Ⅰ导联P波、QRS波群及T波均倒置
aVF导联图形不变
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第8题:
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
双极2通道导联系统
双极3通道导联系统
推导的12导联系统(EASI正交导联)
Frank导联系统
第9题:
T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的方向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aVR导联T波向下
若V1导联T波向上,则V2~V6导联T波不应再向下
V5、V6导联T波可为负正双向
第10题:
仅用于3通道记录器
是根据EASI正交导联推导得出的心电图
获得的心电图波形与常规心电图差异很大
导联数目较少,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无帮助
以上都不对
第11题:
关于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的区别,正确的是( )。
A、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B、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C、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D、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也为负相波
E、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第12题:
关于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仅用于3通道记录器
B、是根据EASI正交导联推导得出的心电图
C、获得的心电图波形与常规心电图差异很大
D、导联数目较少,对心肌缺血的定位无帮助
E、以上都不对
第13题:
目前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的导联系统不包括()。
第14题:
关于胸导联ST段改变描述正确的是()
第15题:
关于正常心房除极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右胸导联初始r波反映室间隔和右心室壁的初始激动
正常人右胸导联r波振幅小于0.6mV
正常人V3R~V4R导联不会呈QS型
V4R导联r波振幅增高,可作为右心室肥厚的一个诊断标准
V4R导联ST段抬高≥0.1mV,提示右心室心肌梗死
第17题:
aVF导联图形不变
胸导联R波振幅逐渐降低
Ⅰ导联和aVL导联的P波.QRS波群和T波颠倒
胸导联S波振幅逐渐降低
Ⅱ与Ⅲ导联图形互换
第18题:
Ⅱ导联P波直立
Ⅲ导联P波双向
aVR导联P波直立
aVL导联P波不明显
Vs导联P波直立
第19题:
常见于肺心病
V~V导联均表现为rS型,不会出现QS型
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可出现“肺型P波”
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第20题:
改良的Wilson导联系统
双极2通道导联系统
双极3通道导联系统
推导的12导联系统(EASI正交导联)
Frank导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