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右束支的除极电位
时限一般为10ms左右
位于H波和V波之间
振幅比H波低,时限比H波短
以上都是
第1题:
关于心腔内电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位右心房刺激可形成接近窦性心律时的心脏激动顺序
B、冠状窦内发放电刺激可代表左心房起搏
C、希氏束部位刺激形成正常QRS波群时,该部位记录到的是右束支电位
D、在右心室心尖部刺激,体表心电图常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E、导管电极在心腔内某个部位记录到的波形代表该局部的电活动
第2题:
引起正常心脏搏动的动作电位起源于
A.希氏束
B.房室结
C.左、右束支
D.窦房结
E.结间束
第3题:
关于心室电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V波是电极导管在心室内某一位置记录到的心室除极波
B、V波常位于右束支电位之前
C、大部分V波起始都有r波
D、V波的变异较大
E、正常人的左室电图常无分裂、碎裂或延迟出现的波
第4题:
A、希氏束波时限长于右束支波的时限
B、希氏束波到心室波的时间长于右束支波到心室波的时间
C、记录希氏束波的导管位置偏于房侧,而右束支的导管位置偏于心室侧
D、心房起搏方法观察记录的激动波与心室波的间期变化
E、希氏束起搏方法观察刺激信号到心室波间期的变化
第5题:
心脏传导结构的正确顺序是()。
第6题:
通过心脏右纤维三角的结构是()
第7题:
传导速度最快的是()
第8题:
临床上较易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是:()
第9题:
希氏束波时限长于右束支波的时限
希氏束波到心室波的时间长于右束支波到心室波的时间
记录希氏束波的导管位置偏于房侧,而右束支的导管位置偏于心室侧
心房起搏方法观察记录的激动波与心室波的间期变化
希氏束起搏方法观察刺激信号到心室波间期的变化
第10题:
结间束
房室束
左束支
右束支
窦房结
第11题:
希氏束
房室结
左、右束支
窦房结
结间束
第12题:
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通常呈右束支阻滞型
旁路纤维大多起源于右房,止于右束支远端(或附近心肌)
具有前向递减传导特征
射频消融是根治的有效方法
心动过速易被心房或心室期前刺激终止
第13题:
在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动作电位快速传导的部位是
A.希氏束
B.房室结
C.左、右束支
D.窦房结
E.结间束
第14题:
心室内动作电位快速传导与扩布的部位是
A.希氏束
B.房室结
C.左、右束支
D.窦房结
E.结间束
第15题:
关于右束支电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右束支的除极电位
B、时限一般为10ms左右
C、位于H波和V波之间
D、振幅比H波低,时限比H波短
E、以上都是
第16题:
图中心电图为( )
A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B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E以上均不正确
第17题:
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是()
第18题:
穿过右纤维三角的结构()
第19题:
关于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房室束
左束支
右束支
结间束
窦房结支
第21题:
希氏束
房室结
左、右束支
窦房结
结间束
第22题:
希氏束
房室结
左、右束支
窦房结
结间束
第23题:
是右束支的除极电位
可与H波同时记录到
位于H波和V波之间
振幅比H波低,时限比H波短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