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
舌白
口渴
胸痞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
第1题:
第2题:
湿温湿热并重的证型有()
第3题:
阳明气分热盛证,治宜();暑热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治宜()
第4题:
薛雪云“湿热病属太阴阳明者居多”但有所偏重,他认为()
第5题:
温病脉洪大而芤,表示:()
第6题:
叶天士说:"夏暑发自阳明":是指()
第7题:
第8题:
外感热盛
阳明潮热
湿温潮热
阴虚潮热
气虚发热
第9题:
表示湿热合邪,热重湿轻
表示中焦湿邪极盛,尚未化热
治宜清热利湿
治宜辛开燥湿
阳明胃经湿邪盛
第10题:
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虚则病在太阴
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盛则病在太阴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邪气盛则病在阳明,邪气弱则病在太阴
热邪重则病在阳明,湿邪盛病在太阴
第11题:
第12题:
外感热盛
阳明潮热
湿温潮热
阴虚潮热
气虚发热
第13题:
第14题:
白虎汤主治()
第15题: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在阳旺之躯,();在阴盛之体,(),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通阳()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第16题:
为什么说湿热病“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第17题:
湿热病提纲自注说:湿蔽清阳则()
第18题:
湿热病提纲自注说:热盛阳明则()
第19题:
汗出
舌白
口渴
胸痞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
第20题:
第21题:
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虚则病在太阴
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阴气虚则病在太阴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邪气盛则病在阳明,邪气虚则病在太阴
热邪重则病在阳明,湿邪盛则病在太阴
第22题:
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
暑温病易见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
暑温病易夹湿为患
暑温病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
第23题:
阳明气分热盛证
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肺热咳喘证
三焦火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