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第3题:
1954年,()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
第4题:
1919年5月26日,陈独秀在《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中说:“我们因为山东问题,应该发生对外、对内两种彻底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就是: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陈独秀提出“两大宗旨”的背景是()
第5题:
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应该利用()来启发国民的觉悟。
第6题:
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
第7题:
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
第8题:
柳亚子
陈去病
夏曾佑
丘逢甲
高旭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梁启超
夏曾佑
谭嗣同
陈立三
陈衍
第12题:
第13题:
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应该利用()来启发民的觉悟。
第14题:
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成立,发起人是()。
第15题:
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
第16题:
()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应该利用小说来启发国民的觉悟。
第17题:
杜佑受刘秩曾作()启发,撰写成《通典》。
第18题:
清朝后期提出“诗界革命”的代表诗人有()。
第19题:
《人境庐诗草》的作者是()。
第20题:
《国闻汇编》
《天津日报》
《北方邮报》
《今晚报》
第21题:
严复
王修植
夏曾佑
冯国璋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