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数据三层架构通常意义上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
第3题:
在J2EE设计模式中,下列关于DAO模式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第4题:
“大集中”征管系统应用架构为了简化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的层次,将Business Object和数据访问对象DAO合为BPO。
第5题:
关于@Repository注解描述正确的是()
第6题:
关于数据库访问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第7题: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标识类信息有物理地址、逻辑地址和应用端口号,它们在OSI模型中所属的层次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8题:
()用于将数据访问层(DAO层)的类标识为SpringBean
第9题:
表示层接受用户的请求,根据用户的请求去通知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收到请求,根据请求内容执行数据库访问,并将访问结果返回表示层
数据访问层收到请求后便开始访问数据库
各个层之间独立存在,不相互依赖
第10题:
将一个类标明为用来接收HTTP请求控制器
将特定的URL和具体的控制器类或控制类类中的方法绑定
通过方法参数的形式,直接在方法中使用请求URI中的值
用于将数据访问层(DAO层)的类标识为SpringBean
第11题:
DAO实现一个数据访问机制,用于访问、操作持久化存储介质中的数据
DAO处于在业务逻辑层与数据库资源之间
一般DAO是与Abstract Factory模式一起来用
DAO可以代替DATA SOURCE
第12题:
表现层主要是提供给用户交互的操作界面,以及校验等
数据访问层主要是用来存取数据
业务逻辑层主要是表现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间的通信桥梁,用来调用数据访问层的,不可以包含其他操作。
模型层中的实体类一般与数据库中的表是一一对应的。
第13题:
论数据访问层设计技术及其应用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中,分层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架构设计方法,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分层设计能有效简化系统复杂性,使设计结构清晰,便于提高复用能力和产品维护能力。一种常见的层次划分模型是将信息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信息系统一般以数据为中心,数据访问层的设计是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数据访问层需要针对需求,提供对数据源读写的访问接口;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数据访问层应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可移植性,以及数据库无关性。
请围绕“论数据访问层设计技术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与数据访问层设计有关的软件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详细论述常见的数据访问层设计技术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3.结合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具体说明采用了哪种数据访问层设计技术,并叙述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应用效果。
第14题:
开发Web数据库应用程序一般包括数据层、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三层。
第15题:
关于三层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
在三层结构中,数据访问层承担的责任是()
第17题:
下面对于层与层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关于数据库访问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用()注解将数据访问层(DAO层)的类标识为SpringBean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ADO可以用于访问任何类型数据库
RDO、DAO正在被ADO取代
RDO用于访问远程数据库
当前VB6.0采用的主要访问技术有:ADO、DAO、RDO
第23题:
当前VB6.0采用的主要访问技术有:ADO、DAO、RDO
ADO兼有DAO和RDO之长
ADO可以访问任何类型的数据库
DAO用于访问远程数据库RDO访问本地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