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相关问题
  • 第1题: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4)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 第2题: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 B、学前儿童情绪表现为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 C、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 D、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 第4题:

    简述情绪发展的方面及学前儿童情绪调控发展的表现。


    正确答案:(1)基本情绪的发展:①哭;②笑;③恐惧;④焦虑;⑤愤怒。
    (2)社会情绪的发展:①自我意识的发展;②自我预期情绪;③依恋性社会情绪。
    (3)学前儿童情绪调控发展的表现: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③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 第5题: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和易表现性。


    正确答案:易感性

  • 第6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①情绪的社会化。
    ②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③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举例分析以上各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3)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4)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B

    学前儿童情绪表现为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C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D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和易表现性。

    正确答案: 易感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幼儿前期已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进入幼儿期后,有意注意逐渐形成和发展。小班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初步形成。中班幼儿在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到十分钟左右。在短时间内,他们还可以自觉地把注意集中于一种并非十分吸引他们的活动上。中班幼儿已能同时注意到几种对象,注意的分配能力有所提高。大班幼儿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十至十五分钟。就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来说,大班幼儿不仅能注意外部的对象,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也能予以注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①情绪的社会化。
    ②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③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举例分析以上各点。

  • 第12题: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词汇数量的增加。
    (2)词类的扩大。
    (3)词义的深化。
    (4)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

  • 第13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幼儿情绪情感过程越来越分化、丰富化;情绪体验的深刻化;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逐渐发展为稳定化;及更加自控化和社会化。
    (一)关注幼儿情绪的原因在日常的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体魄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
    (1)现代社会的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身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将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和成长路上的大敌。
    (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幼儿情绪方法和途径
    (1)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2岁时发展到20%,4岁时发展到50%,8岁时发展到80%,12岁时发展到90%,到17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专家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以2-4岁最为重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许多专家也认为,情绪和认知是贯彻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儿童教育不单单是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照料者,更需要一个充满爱心、提供智慧、细心观察的教育者。所以我们要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发泄、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问题,我在我班设立了一个心情角,专为幼儿在幼儿园里舒缓自我情绪、调节自己情绪。

  • 第14题:

    儿童情绪社会化趋势的表现


    正确答案: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的社会化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 幼儿情绪情感过程越来越分化、丰富化;情绪体验的深刻化;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逐渐发展为稳定化;及更加自控化和社会化。
    (一)关注幼儿情绪的原因在日常的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体魄的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在幼儿时期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
    (1)现代社会的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结构与养育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致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独身子女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将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和成长路上的大敌。
    (2)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终身健康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关系密切,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要实践幼儿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重视将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否则必将影响幼儿素质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体、智、德、美等几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一个人心理的终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注幼儿情绪方法和途径
    (1)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2岁时发展到20%,4岁时发展到50%,8岁时发展到80%,12岁时发展到90%,到17岁时才慢慢开始成熟。专家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以2-4岁最为重要,积极的情绪对孩子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许多专家也认为,情绪和认知是贯彻相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儿童的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儿童教育不单单是需要一个好的生活照料者,更需要一个充满爱心、提供智慧、细心观察的教育者。所以我们要改变、更新教师观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2)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发泄、交流的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绪问题,我在我班设立了一个心情角,专为幼儿在幼儿园里舒缓自我情绪、调节自己情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加强。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婴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是和他们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以及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联系的。随着幼儿脑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的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了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讲,幼儿的情绪和情感仍然以不稳定、易变化为其主要特点。
    (3)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及其外部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研究表明,3岁儿童比1岁半儿童微笑的总次数有所增加。其中,儿童自己由于玩得高兴而笑起来的情况,即对自己的微笑,在1岁时占的比例较大,而3岁时很小。即非社会性的微笑逐渐减少,而社交微笑则大为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在整个幼儿期,社会性情绪不断发展,出现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儿童开始是为了逃避惩罚和得到他人的认同而开始遵守情绪表达规则,随着情绪表达的逐渐社会化,幼儿逐步发展出遵守情绪表达规则的能力,并尽可能表现出积极情绪。4岁儿童主要依靠眼色作为交往手段,而8岁儿童则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正确答案: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幼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阶段过渡。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
    (3)表情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