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当采用D值法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如在某层柱底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大于柱顶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如何变化?(  )A 反弯点位于柱高的中点B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点以上C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点以下D 无法根据上述条件作出判断

题目
单选题
当采用D值法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如在某层柱底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大于柱顶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如何变化?(  )
A

反弯点位于柱高的中点

B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点以上

C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点以下

D

无法根据上述条件作出判断


相似考题
更多“当采用D值法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如在某层柱底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大于柱顶框架梁线刚度之和,则该层”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2-16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图2-16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9
    B.34
    C.42
    D.50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框架结构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的一侧偏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框架结构外柱的轴力一般大于内柱的轴力
    • B、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 C、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无关
    • D、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采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各柱剪力的分配取决于()。

    • A、柱截面惯性矩之比
    • B、抗侧刚度之比
    • C、柱截面面积之比
    • D、梁柱线刚度之比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采用分层法计算时,()。

    • A、将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系数
    • B、除底层柱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系数
    • C、计算可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 D、计算结果各节点的弯矩是不平衡的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运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上层柱线刚度取为原线刚度的()倍。


    正确答案:0.9

  • 第7题:

    单选题
    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与下列()因素无关。
    A

    框架在荷载作用下侧移的大小

    B

    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情况

    C

    荷载的大小

    D

    框架梁柱线刚度比的大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在计算时柱子的线刚度和柱端弯矩传递系数分别如何取值?

    正确答案: (1)分层:分层框架柱子的上下端均假定为固定端支承,
    (2)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用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进行计算各个独立刚架单元,而分层计算所得的各层梁的内力,即为原框架结构中相应层次的梁的内力。
    (3)叠加:在求得各独立刚架中的结构内力以后,则可将相邻两个独立刚架中同层同柱号的柱内力叠加,作为原框架结构中柱的内力。叠加后为原框架的近似弯距图,由于框架柱节点处的弯矩为柱上下两层之和因此叠加后的弯距图,在框架节点处常常不平衡。这是由于分层计算单元与实际结构不符所带来的误差。若欲提高精度,可对节点,特别是边节点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分配,予以修正。柱子的线刚度和柱端弯矩传递系数:
    ①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
    ②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运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上层柱线刚度取为原线刚度的()倍。

    正确答案: 0.9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与变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框架结构外柱的轴力一般大于内柱的轴力

    B

    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力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C

    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与柱的线刚度无关

    D

    框架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自顶层向下逐层递增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框架梁柱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为640kN·m,上下柱的线刚度比值为7:9,不考虑内力调整,则下柱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为()kN·m。
    A

    160

    B

    280

    C

    320

    D

    36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
    A

    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升高

    B

    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降低

    C

    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降低

    D

    随下层层高的增大而升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下图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 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 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 (B)34 (C)42 (D)50


    答案:B
    解析:
    (B)

  • 第14题:

    在采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 B、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 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 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

    • A、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升高
    • B、随上层框架梁线刚度的减小而降低
    • C、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降低
    • D、随下层层高的增大而升高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 B、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 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 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框架在荷载作用下侧移的大小
    • B、框架柱与基础的连接情况
    • C、荷载的大小
    • D、框架梁柱线刚度比的大小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采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底层柱的线刚度不折减
    • B、忽略框架的侧移
    • C、将各层柱的刚度均乘以修正系数0.9
    • D、每层梁上荷载对其它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某框架梁柱节点,上下柱端弯矩设计值之和为480k,左右两侧框架梁的线刚度比值为5:7,则左端梁端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为()k。
    A

    160

    B

    200

    C

    280

    D

    3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采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A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B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C

    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D

    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采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各柱剪力的分配取决于()。
    A

    柱截面惯性矩之比

    B

    抗侧刚度之比

    C

    柱截面面积之比

    D

    梁柱线刚度之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框架结构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的一侧偏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采用分层法计算时,()。
    A

    将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系数

    B

    除底层柱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系数

    C

    计算可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D

    计算结果各节点的弯矩是不平衡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