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机理
故障模式
故障规律
故障影响
第1题:
产品的质量特性和重要程度
各工序的加工特点和对关键特性的影响程度
工序的质量状况和加工的规律性
绘制控制图的人员
第2题:
产品质量特性X的分布,在过程受控情况下,X的分布常为正态分布(μ,σ2),这是稳定过程的概括
某个公认标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
企业对产品下达的任务书
X低于下规范限的概率和X高于上规范限的概率
第3题:
PDPC法是从局部掌握系统的状态,作出局部性判断
PDPC法是从全局、整体掌握系统的状态,因而可作全局性判断
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可密切注意系统进程的方向,在追踪系统运转时,能掌握产生非理想状态的原因
当出现过去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可不断补充、修订计划措施
第4题:
《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手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农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丝织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
第5题:
因子平方和
总平方和
误差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
第6题:
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
事件A与B同时发生
事件A与B都不发生
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第7题:
提供更多关于被检特性值的加工信息
提供质量好坏的信息
节约检验费用
缩短检验时间
第8题:
便捷性
维修性
安全性
快速性
第9题:
PDPC法可从全局、整体上掌握系统的状态
PDPC法可按时间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PDPC法能掌握产生非理想状态的原因
PDPC图一经确定不能改变
PDPC法可补充过去没有想到的措施
第10题:
双侧公差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单侧公差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无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
第11题:
在GB/T2828.1中,虽然只给出了一次正常检验的OC曲线,但它们同样适用于二次和多次的正常检验,以及一次、二次和多次的加严检验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是由转移规则把正常、加严、放宽三种抽样方案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方案组的整体
通过较长时间对连续检验批进行验收之后,具有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为的产品批,其接收概率应是这三种抽样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产品批的实际质量在一段时间内远远小于AQL时,为了节省检验费用,更快地获得批质量信息,允许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
当产品批质量p稳定地处于AQL附近时,使用正常抽样方案可以保护生产方的利益
第12题:
分析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确定主导因素
分析主导因素的影响方式、途径和程度
明确主导因素的最佳水平,实现过程标准化
确定产品所有的质量特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
编制全面的控制计划和控制文件
第13题:
直接法
间接法
单独法
综合法
判断法
第14题:
A类不合格品数为1个
B类不合格品数为2个
C类不合格数为7个
B类不合格数为2个
第15题:
部分产品
单位产品
一批产品
样本
第16题:
可用性
维修性
可靠性
可信性
第17题: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连续分布
任意分布
第18题:
磨合故障期
早期故障期
偶然故障期
耗损故障期
使用故障期
第19题: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计算过程性能指数
评价过程能力
评价过程性能
第20题:
产品的寿命检验
冶金类产品的检验
化工类产品检验
毫无统计规律可言的事物的检验
第21题:
0.1
0.2
0.3
0.4
第22题:
财务
企业内部过程
学习与增长
技术水平
管理能力
第23题:
发表形式服从于发表目的
发表会的主持人要积极启发、倡导听众对发表的成果提出问题,由所有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答辩
每个成果发表答辩后,应由担任评委的专家给予客观的讲评
组织者应尽量让QC小组成员进行总结成果
组织者要尽可能请与成果发表会同一层次的最高主管领导参加会议,听取成果发表后即席讲话,为发表成果的QC小组鼓劲,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更加广泛地开展QC小组活动
第24题:
AQL
LQ
ASN
AO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