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全效杀菌药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单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今日发现皮肤仓黄,全身震颤。外周血RBC2.5×1012/L,Hb90g/L。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各期幼红细胞出现巨幼变,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

    输血

    B

    静注丙种球蛋白

    C

    静注甲酰四氢叶酸钙

    D

    口服硫酸亚铁

    E

    肌注维生素B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皮肤仓黄、全身震颤结合骨髓增生活跃、各期幼红细胞出现巨幼变可初步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措施为肌注维生素B12。故答案选E。

  • 第2题:

    单选题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特征是()
    A

    骨龄落后于年龄,上部量大于下部量,智力低

    B

    骨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睡眠不安,食欲差

    C

    体态均匀矮小,智力正常

    D

    体格矮小,长骨短,指趾粗,智力正常

    E

    四肢短小,长骨短粗,干骺端增宽,智力正常


    正确答案: E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记忆题,需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低)的特征及其鉴别诊断。先天性甲低主要是两大临床特征:生长迟缓和智能低下,生长障碍又以长骨为主,因此需与其他短肢矮小鉴别。其骨X线特征为骨龄落后,但干骺端无异常改变。本题的错选率不高,因主要抓住了不匀称性矮小和智能低下的特征。"B"完全未提及两大特征,而突出了佝偻病的X线特征,故错选此项完全不应该;"C"虽矮小但体态匀称,智力正常,完全不符合甲低;D和E虽都是长骨短,但智力正常,故也不应选择。

  • 第3题:

    单选题
    女,7个月。体重5.5妇。母乳喂养,量少,未加辅食。体检:神志清,精神可,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稍松弛。可能诊断是()
    A

    正常儿

    B

    Ⅰ度营养不良

    C

    Ⅱ度营养不良

    D

    Ⅲ度营养不良

    E

    佝偻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营养不良分度规定:本患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15%~25%,皮下脂肪厚度0.8~0.4cm,属于Ⅰ度营养不良。

  • 第4题:

    单选题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
    A

    喂奶较迟

    B

    胎便排出延迟

    C

    红细胞破坏增多

    D

    肠道内细菌过少

    E

    母婴血型不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尽早开奶可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但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A;母婴血型不合是导致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故不选E。胎便中含有80~200mg的胆红素,排出延迟可使胆红素吸收增加,与肠道内细菌过少,可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B和D是生理性黄疸产生的次要间接原因,故不选;新生儿胆红素约80%来源于血红蛋白,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生成过多,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故选C。

  • 第5题:

    单选题
    小儿营养代谢特点,正确的是()
    A

    生长发育快,代谢不旺盛

    B

    对蛋白质、水的需要比成人相对小

    C

    胃肠消化功能不成熟

    D

    不易出现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E

    生长代谢缺陷病多在较大儿童发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哪一项不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A

    压力增高

    B

    外观混浊

    C

    白细胞总数>1000×10/L

    D

    蛋白增高

    E

    糖和氯化物正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10个月,女婴,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饭喂养,未添加其他辅食,诊断为营养不良Ⅰ度。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

    身长低于正常

    B

    体重不增

    C

    皮肤干燥

    D

    皮下脂肪减少

    E

    肌张力低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营养不良的患儿最先出现患儿体重不增加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现消瘦,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躁不安,肌肉松弛,身高也低于正常。

  • 第8题:

    单选题
    新生儿明显发绀,经积极供氧后,发绀基本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持续性胎儿循环

    B

    法洛四联症

    C

    大血管错位

    D

    肺部炎症

    E

    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引起新生儿发绀(青紫)的主要病因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从而判断何种疾病对供氧有较好反应,错答率较高,主要错误答案为A。新生儿期有多种疾病可引起青紫,发绀是机体组织缺氧的表现,病因主要分为心、肺、脑3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发绀多由呼吸中枢受累而致,常有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抽搐等表现,题中未给出这类疾病的提示。肺部疾患如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肺出血等均影响通气/换气功能,减少有效气体弥散面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氧气交换不足而引起发绀。因此对这类肺部疾患应积极供氧,提高气体交换中氧浓度可有效改善机体组织的氧合情况,能减轻或消除发绀的症状。
    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均可引起青紫,其中左向右分流型为潜伏青紫型,当肺动脉压或右心压力过高时出现右向左分流,未经肺氧合的静脉血进入体循环而出现青紫,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如这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等肺部疾患引起的暂时性肺动脉压增高,给氧有一定效果,但不能"基本缓解";已出现梗阻性肺高压有持续性右向左分流时则供氧无效,但也不会出现在新生儿期。本题中所给出的病种中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肺动脉瓣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均为右向左分流型先天心,为持续青紫型,供氧不能改善发绀情况。
    错答者主要选了A,持续性胎儿循环;其次是B,法洛四联症,后者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已如上述,持续的右向左分流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明显,给氧不能使青紫缓解。持续性胎儿循环是新生儿期发生的一种特殊疾患,又称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多因围生期窒息或肺实质性病变如肺透明膜病、吸入综合征和肺炎引起,其他如肺发育异常、心肌收缩功能不良等也可发生PPHN,由于持续肺高压,动脉导管开放并发生大量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严重发绀,低氧血症,单纯供氧即使吸入100%浓度的氧气也不能逆转这种右向左分流,必须采用机械通气加血管扩张剂的综合治疗措施才有可能使病情缓解。从以上分析,结合题目,除了D肺部炎症外,A、B、C、E都是具持续右向左分流的心血管病变,不可以靠供氧缓解发绀。正确答案可显见。

  • 第9题:

    单选题
    正常足月儿的出生体重是()
    A

    <1000g

    B

    >1000g

    C

    >1500g

    D

    >2000g

    E

    >2500g


    正确答案: E
    解析: 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

  • 第10题:

    单选题
    苯丙酮尿症最突出的特点是()
    A

    毛发棕黄

    B

    尿有酸臭气味

    C

    智力低下

    D

    皮肤粗糙

    E

    锥体束受损


    正确答案: B
    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错选率达70%,以错选B为主。要掌握苯丙酮尿症(PKU)的特征,不应死记硬背,应从理解PKU的生化缺陷角度去记忆。PKU具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它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和所有先天代谢病一样,酶缺陷导致酶催化的反应的底物堆积,终产物缺乏和旁路代谢亢进。
    对PKU而言,堆积的是苯丙氨酸,故高苯丙氨酸血症是其主要生化特征,它引起的症状也是主要临床表现。高苯丙酸血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分化和发育障碍;因此,智能低下是其突出症状。酶催化的终产物是酪氨酸,它是黑色素合成的底物,因此黑色素不足产生毛发,皮肤色素减退。高苯丙氨酸堆积经旁路代谢形成苯丙酮酸和苯乙酸从尿中排出,使尿有异臭味,呈鼠尿臭或发霉的臭味。从以上分析我们回至题目,首先要找出PKU的特征,再选择出"最突出"。
    在5个选择中只有A、C是PKU的特征,但C是主要的最突出的,A无特异性,可见于其他代谢病。因未注意"最突出",故少数人错选"A"。B提示的尿嗅味是"酸臭"而非鼠尿臭或霉臭味,错选者只注意了"气味",但未记住其性质。D、E完全不属PKU的特征,不应选择。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小儿液体疗法()
    A

    中度以下脱水可用口服补液

    B

    重度脱水需先快速扩容

    C

    维持补液阶段一般速度为5ml/(kg.h)

    D

    营养不良伴腹泻患儿常用1/3张溶液,速度宜稍快

    E

    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等渗性脱水,常用1/2张溶液


    正确答案: E
    解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原则的掌握程度及在常见的临床情况中制定合理补液方案的能力。本题涉及儿科补液的基础,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大部分考生均能答对,错选率仅约10%,错选集中在C维持补液阶段的补液速度上。小儿液体疗法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补什么及怎么补。前者(补什么)包括补液量及补液种类的选择。补液量根据脱水的程度而定,包含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则补1/3~1/5张含钠液。后者(怎么补)涉及补液的速度和次序等,取决于脱水的程度、有无其他并发症(如心、肾疾病、肺炎)等。原则上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对重度脱水并休克或有休克倾向者,先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不超过300ml)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快速输入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情况下,累积损失量补入速度约8~10ml(kg.h)。维持阶段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损失量,输液速度一般5ml/(kg.h)。补液次序则遵循"先碱后盐、先盐后糖、有尿补钾"的原则。
    由于机体自身的强大调节作用,一般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即可,重度脱水或呕吐明显者则应静脉补液。本题要求的是选取"错误"选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显然是正确的概念,答案可除外。轮状病毒肠炎常引起等渗性脱水,液疗用1/2张溶液是对的,E也可除外。而只剩下D可选择,营养不良的患儿全身体液是低渗,腹泻时出现的脱水常为低渗性脱水,补液种类选择应用2/3张,并且营养不良时心、肾功能常受影响,补液速度不宜过快,因此D项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为应选答案。

  • 第12题:

    单选题
    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起始的月龄是()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E

    5个月


    正确答案: E
    解析: 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 第13题:

    单选题
    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消化功能

    B

    促进食欲

    C

    促进糖原合成

    D

    促进蛋白质合成

    E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正确答案: E
    解析: 营养不良患儿为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可肌注苯丙酸诺龙。

  • 第14题:

    单选题
    男孩,2岁。1岁时患麻疹后食欲差。常有腹泻,身高83cm,体重7600g,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腹部皮下脂肪0.3cm,心音低钝,脉搏缓慢。其主要诊断应是()
    A

    营养性贫血

    B

    婴幼儿腹泻

    C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D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E

    心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 C
    解析: 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25%~40%,皮下脂肪厚度<0.4cm,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明显减低,肌肉松弛属于Ⅱ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患儿最常见合并维生素A缺乏,此患儿球结膜有毕脱斑是维生素A缺乏的典型表现。营养不良患儿糖原储备不足,易发生自发性低血糖,晨起突然面色苍白、神志不清、体温不升、呼吸暂停,为低血糖的典型表现。

  • 第15题:

    单选题
    生后第1年身高增长约()
    A

    35cm

    B

    32cm

    C

    30cm

    D

    27cm

    E

    25c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新生儿出生时身高为50cm左右,一周岁时为75cm左右,2周岁时85cm左右,故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为25cm,故选E。

  • 第16题:

    单选题
    患儿7个月,呕吐腹泻4天,大便10~15次/天,呈蛋花汤样,尿量极少,皮肤弹性差,呈花纹状,眼前囟明显凹陷,心音低钝,四肢厥冷,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血清钠124mmol/L。 该患儿腹泻的病因可能是()
    A

    真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产毒性大肠杆菌

    D

    耶尔森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结核菌素假阴性反应可见于()
    A

    患支气管肺炎时

    B

    患麻疹后3个月

    C

    接种卡介苗8周后

    D

    患粟粒性肺结核时

    E

    未接种卡介苗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A

    卵巢

    B

    胆囊

    C

    脾脏

    D

    淋巴管

    E

    盲肠


    正确答案: C
    解析: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遇到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淋巴结的增大,成为髓外造血,故选C。

  • 第19题:

    单选题
    0~6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时首选()
    A

    牛奶

    B

    维生素D强化牛奶

    C

    全脂奶粉

    D

    配方婴儿奶粉

    E

    配方婴儿米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0.9%氯化钠80ml,10%葡萄糖80ml,张力为()
    A

    等张

    B

    1/2张

    C

    1/3张

    D

    1/5张

    E

    2/3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生儿体格特点,不正确的是()
    A

    身长平均为50cm

    B

    体重平均为3kg

    C

    头围平均为46cm

    D

    头长占身长的比例为1/4

    E

    胸围小于头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6岁小儿轻度贫血的诊断指标是()
    A

    Hb>120g/L

    B

    HB120~90g/L

    C

    Hb90~60g/L

    D

    Hb60~30g/L

    E

    Hb<30g/L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小儿贫血按轻重度分型时与年龄无关,小儿轻度贫血是指Hb从正常下限~90g/L,中度贫血Hb为90~60g/L,重度贫血Hb为60~30g/L,极重度贫血Hb为<30g/L

  • 第24题:

    单选题
    女,1岁。体重9kg。因发热、腹泻2天入院。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冰凉,尿极少。扩容应输注的液体组成是()
    A

    0.9%氯化钠60ml,1.4%碳酸氢钠120ml

    B

    0.9%氯化钠80ml,1.4%碳酸氢钠100ml

    C

    0.9%氯化钠100ml,1.4%碳酸氢钠80ml

    D

    0.9%氯化钠120ml,1.4%碳酸氢钠60ml

    E

    0.9%氯化钠140ml,1.4%碳酸氢钠40ml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