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张某和季某经过数年艰苦笔耕,于1995年3月共同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城春草木深》。张某于2002年6月1日病故,季某于2006年10月6日辞世。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该长篇小说著作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期终止于( )A 2052年6月1日B 2052年12月31日C 2056年10月6日D 2056年12月31日

题目
单选题
张某和季某经过数年艰苦笔耕,于1995年3月共同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城春草木深》。张某于2002年6月1日病故,季某于2006年10月6日辞世。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该长篇小说著作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期终止于( )
A

2052年6月1日

B

2052年12月31日

C

2056年10月6日

D

2056年12月31日


相似考题
更多“张某和季某经过数年艰苦笔耕,于1995年3月共同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城春草木深》。张某于2002年6月1日病故,季某于2”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0年2月,张某与李某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张某借给李某5万元,李某于2011年2月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借款到期后,李某没有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根据《民法通则》,若发生下列情形,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A.李某于2011年3月发生车祸,住进医院治疗
    B.张某于2011年4月发生车祸,住进医院治疗
    C.李某于2011年4月口头同意尽快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D.张某于2011年5月口头催促李某归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E.张某于2011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答案:C,D,E
    解析:

  • 第2题:

    2003年下半年,被告人白某与湖北A市的个体经营者张某做生意,张某欠下白某货款6 000余元。白某向张某多次讨要未成,遂起意扣押人质索要欠款。2004年1月19日,白某邀约了被告人于某和高某,并携带手铐,租乘个体出租车从某县开往A市。途中,白某买了舒乐安定片一盒。1月21日下午白某等人到达A市。白某先到张某家去要钱,未果,即于当晚8时许将张某骗出,与于某和高某将张某挟持到出租车上,后挟持到一宾馆内。在宾馆内,张某极力反抗、呼喊。白某对张某进行了殴打,并私下告诉于某和高某下手要注意,只是要钱,别搞出人命来。于某用酒瓶打了张某头部一下,高某等人用手铐铐住张某的双手。张某继续呼喊,白某又迫使张某吞服舒乐安定2片,并用毛巾将其嘴堵住。在张某昏睡时,白某、高某和于某共同搜身将张某身上的现金1万余元拿走。1月22日中午,张某趁于某外出、白某和高某睡熟的机会,逃出宾馆。但是被外出回来的于某发现,于某追上张某后用匕首向张某胸部猛刺一刀,导致张某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张某尸体上虽有较多的损伤,且头面部的创伤较重,但这些创伤均不足以导致张某立即死亡,且在性质上属于轻伤(偏重),胸部的创伤是致命伤。
    问:本案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案中白某、于某和高某合谋后,非法拘禁他人,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成立非法拘禁罪的共同犯罪。
    (2)根据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是抢劫罪。本案中,被告人白某、高某和于某共同使用暴力等手段并从被害人身上搜走人民币1万余元,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3)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致人死亡的,是故意杀人罪。本案中,被告人于某使用匕首向被害人张某胸部猛刺一刀,其杀人的故意明显,并导致被害人死亡,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于某是在非法拘禁行为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实施了杀人行为,因此不能按照非法拘禁罪的转化犯处理。而被告人白某和高某没有杀人的故意,所以于某的杀人故意超出了自某和高某共同故意的范围,仅仅于某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
    (4)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犯要求行为人对加重的结果主观上应当有罪过。本案中,被害人的死亡已经超出了被告人白某与高某的预见范围,白某与高某对于被害人的死亡主观上没有罪过,所以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情形。同时,被告人白某与高某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虽然使用了暴力行为,但是不是该暴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5)被告人白某和高某构成非法拘禁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而被告人于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6)在非法拘禁和抢劫的共同犯罪过程中,白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而高某与于某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第3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于某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2006年5月,某商业街某号房屋所有人张某将房屋租赁给李某使用,租赁期限为5年,张某于2009年8月出国,李某2009年5月因经营不善将该租赁房屋转让于王某,并签订5年租赁转让合同经过张某书面同意。张某于2011年5月回国后要求收回房屋,王某以转租合同不到期为由拒绝,王某行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王某的行为不合理。因为李某和王某签订的房屋转租合同的终止日期超过了张某与李某的房屋租赁原始合同的终止日期。承租人在租赁期间经出租人同意,可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第三人。转租房屋的,转租人与受转租人应当签订转租合同并按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转租合同的终止日期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规定的终止日期,但出租人与转租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第5题:

    《胡同史话》一书由王某编纂,李某提供史料和咨询意见,于某进行书稿录入,张某协助联系出版事宜。《胡同史话》一书的著作权属于()

    • A、王某
    • B、王某和李某
    • C、王某和于某
    • D、王某和张某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蒋某和王某1960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西山风云》,蒋某于1998年6月2日病故,王某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在我国,《西山风云》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期限是()。

    • A、2048年6月2日
    • B、2048年12月31日
    • C、2052年11月7日
    • D、2052年12月31日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于某和张某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张某因情节轻微被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开庭审判时于某发现张某被法院通知出庭作证,而张审判长是张某的姐姐,本案还存在有附带民事诉讼。那么关于本案中的回避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张某作为证人不属于回避制度适用的范围,故张某不应回避
    • B、张某作为共同犯罪人之一,如不出庭作证,案件就无法查明,故张某不应回避
    • C、张审判长的弟弟与整个案件有利害关系,故其应当回避
    • D、张审判长是本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张某的近亲属,故其应当回避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多选题
    张某和李某于2013年合作创作了一部话剧剧本,后张某于2014年3月5日去世,张某没有继承人也未设立遗嘱。李某于2015年5月19日去世。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张某去世前,该剧本的著作权由张某和李某共同享有

    B

    2014年3月6日至2015年5月18日,该剧本的表演权由李某享有

    C

    该剧本的著作权中的改编权保护期截止于2064年5月19日

    D

    李某去世后,该剧本的改编权在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陈某和王某共同创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后陈某于2000年4月6日病故,王某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该小说复制权的保护期截止于何时?()
    A

    2050年4月6日

    B

    2050年12月31日

    C

    2052年11月7日

    D

    2052年12月31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蒋某和王某1960年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西山风云》,蒋某于1998年6月2日病故,王某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在我国,《西山风云》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期限是()
    A

    2048年6月2日

    B

    2048年12月31日

    C

    2052年11月7日

    D

    2052年12月31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张某于2010年6月1日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阳光》,一直没有发表,2012年3月2日,张某不幸去世,张某的同事于2012年4月1日将该小说以张某的名义发表,张某的继承人认为张某的同事侵犯了张某的( )
    A

    姓名权

    B

    署名权

    C

    肖像权

    D

    发表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胡同史话》一书由王某编纂,李某提供史料和咨询意见,于某进行书稿录入,张某协助联系出版事宜。《胡同史话》一书的著作权属于()
    A

    王某

    B

    王某和李某

    C

    王某和于某

    D

    王某和张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某与李某于2010年2月15日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张某交付了2万元定金,并约定在2010年3月1日签订合同。张某按照约定的时间找到李某,但李某在2010年2月25日已经将房屋租给王某。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只能要求李某返回2万元定金
    B.张某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C.李某应当双倍返回张某的定金共4万元
    D.张某可以要求李某和王某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32页
    “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第14题:

    王某(男)与张某(女)于2012年结婚,结婚时王某购买了一套家电(包括冰箱、洗衣机等),并为张某购买了一枚结婚钻戒。2015年,两人因不和离婚,张某请求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另查明王某和张某共同贷款购买的一套房屋,王某和张某工资10万。则王某和张某的夫妻共同财产不包括()。

    A:王某购买的家电
    B:结婚钻戒
    C:共同贷款购买的一套房屋
    D:工资10万

    答案:B
    解析: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①工资、奖金;②生产、经营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第15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于某和张某2人搭设脚手架人数不够,脚手架搭设应当至少3人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陈某和王某共同创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后陈某于2000年4月6日病故,王某于2002年11月7日逝世。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该小说复制权的保护期截止于何时?()

    • A、2050年4月6日
    • B、2050年12月31日
    • C、2052年11月7日
    • D、2052年12月31日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李某购买了画家王某与张某共同创作的一幅风景画,美术馆若想展出该画,需经()同意。

    • A、李某
    • B、王某与张某共同
    • C、王某或张某
    • D、李某、王某与张某中之一人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多选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分析事故原因。()
    A

    作业前未进行安全交底

    B

    于某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

    C

    于某和张某2人搭设脚手架人数不够,脚手架搭设应当至少3人进行

    D

    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帽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李某购买了画家王某与张某共同创作的一幅风景画,美术馆若想展出该画,需经()同意。
    A

    李某

    B

    王某与张某共同

    C

    王某或张某

    D

    李某、王某与张某中之一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金某于2012年12月24日创作完成了某小说,并于2013年2月14日发表于某网络文学网站。经金某许可,张某将该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甲公司作为电影制片者将该剧本拍摄成电影,导演为周某。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金某自2013年2月14日起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

    B

    该电影剧本的著作权由张某享有

    C

    该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由甲公司享有

    D

    该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由张某和周某共同享有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某建筑工地于某和工友张某在6层架设脚手架,当于某去接张某传递过来的架管时,由于探身过大,脚下打滑从6层处摔下,当场死亡。经现场勘查,于某和张某未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于某高处作业未使用安全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