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精度为0.05mm的收敛计进行率定时,反复三次测得的收敛值与率定架千分表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A 0.05mmB 0.1mmC 0.01mmD 0.5mm

题目
单选题
对精度为0.05mm的收敛计进行率定时,反复三次测得的收敛值与率定架千分表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
A

0.05mm

B

0.1mm

C

0.01mm

D

0.5mm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对精度为0.05mm的收敛计进行率定时,反复三次测得的收敛值与率定架千分表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A 0.05mmB 0.1mmC 0.01mmD 0.5mm”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B.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
    C.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D.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E.拱顶下沉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答案:A,D,E
    解析:
    4)选项AD正确,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测试精度应为0.5~1mm,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 第2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铟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上作基点上的铟钢尺;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ll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隧道拱顶量测点位移量为( )。

    A.+0.33mm
    B.-0.33mm
    C.+3.65mm
    D.-3.65mm

    答案:B
    解析:
    初次观测拱顶测点高程=4120.55+1079.45=5200.00mm,二次观测拱顶测点高程=4118.56+1081.11=5199.67mm。因此拱顶测量位移值=5199.67-5200.00=-0.33mm<0,拱顶下沉。

  • 第3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以水平测线量测为主,必要时可设置斜测线
    B.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埋设时可将测桩焊在钢拱架上
    C.采用收敛计测量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时只需将每次测取的3组读数计算平均值作为本次的净空值,不需要进行修正
    D.位移速度在0.2~0.5mm/d时,监控量测频率应为1次/(3d)

    答案:A,D
    解析:
    (5)选项AD正确,净空变化测点埋设时不能将测桩焊在钢拱架上,应在初期支护上进行钻孔埋设测桩。题设已经说明隧道内温度变化较大,对钢尺收敛计测取读数应进行温度修正。温度修正按照下式计算:s1=a(To-T)L式中:s,——温度修正值;x——钢尺线膨胀系数;T。——鉴定钢尺的标准温度,T%=20℃,也可是洞内常温下的鉴定钢尺温度;——每次量测时的平均气温;L——钢尺长度。监控量测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见本节【单选】题5的解析。

  • 第4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铟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上作基点上的铟钢尺;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ll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拱顶下沉测点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B.拱项下沉、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
    C.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D.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答案:A,D
    解析:
    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测试精度为0.1mm,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 第5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铟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上作基点上的铟钢尺;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ll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周边收敛量测以水平测线量测为主,必要时可设置斜测线
    B.周边收敛测点埋设时可将测桩焊在钢拱架上
    C.采用收敛计测量周边收敛时,不需要进行修正
    D.位移速度在0.2~0.5mm/d时,监控量测频率应为1次/3d

    答案:A,D
    解析:
    周边收敛测点不能将测桩焊在钢拱架上,应在初期支护上钻孔埋设。题干已经说明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应对收敛计测取读数进行温度修正。

  • 第6题:

    常用千分尺的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因此,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移动0.5mm,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时(即时/50转),测微螺杆移动0.01mm,故常用千分尺的读数值为()

    • A、0.5mm
    • B、0.1mm
    • C、0.01mm
    • D、0.05mm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对精度为0.05mm的收敛计进行率定时,反复三次测得的收敛值与率定架千分表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

    • A、0.05mm
    • B、0.1mm
    • C、0.01mm
    • D、0.5mm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某轴的圆柱度差为0.05mm,则该轴的圆度误差理论上应该为()。

    • A、小于等于0.05mm
    • B、小于0.05mm
    • C、等于0.05mm
    • D、可能大于0.05mm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冷挤机一般要求滑块行程调节在()以下。

    • A、1mm
    • B、0.1mm
    • C、0.01mm
    • D、0.05mm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游标读数精度有0.1mm、()、0.02mm三种。

    • A、0.05mm
    • B、0.03mm
    • C、0.01mm
    • D、0.5mm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度为()。

    • A、1mm
    • B、0.1mm
    • C、0.01mm
    • D、0.001mm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两平面之间的尺寸公差值为0.05mm,平行度公差为0.025mm,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相互联系,两平面的平面度允差应()。
    A

    大于0.05mm

    B

    小0.05mm,大于0.025mm

    C

    小于0.025mm,大于0mm

    D

    小于0.05mm,大于0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若不考虑温度影响,该隧道净空变化(周边收敛)的位移量为( )

    A.+0.22mm
    B.+0.11mm
    C.-0.22mm
    D.-0.11mm

    答案:C
    解析:
    (2)单次净空变化值为本次测得净空值(测取的3组读数的平均值)与上次测得净空值的差,差值为负,表明围岩收缩;差值为正,表明围岩扩张。

  • 第14题:

    百分表的分辨率为( )。

    A:1mm
    B:0.1mm
    C:0.01mm
    D:0.001mm

    答案:C
    解析:
    百分表的分辨率为0.01mm,千分表的分辨率为0.001mm。

  • 第15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B、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
    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D、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答案:A,D
    解析:
    4)选项AD正确,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测试精度应为0.5~1mm,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 第16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仪器中,常用于测量隧道净空变化(周边收敛)的有( )

    A.水准仪
    B.全站仪
    C.激光断面仪
    D.收敛计

    答案:B,D
    解析:
    (3)目前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接触量测和非接触量测两种,其中接触量测主要用收敛计进行量测,非接触量测则主要用全站仪进行。隧道激光断面仪也可用于隧道净空变化量测,通过固定测量基点及固定测量点可实现,但其精度相对于全站仪和收敛计较低,且操作烦琐,故不是常用的测量方法。

  • 第17题:

    管道系统与动设备最终连接时,动设备额定转速大于6000r/min时的位移值应小于();额定转速小于或等于6000r/min时的位移值应小于()。

    • A、0.02mm;0.05mm
    • B、0.03mm;0.06mm
    • C、0.04mm;0.07mm
    • D、0.05mm;0.08mm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两平面之间的尺寸公差值为0.05mm,平行度公差为0.025mm,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相互联系,两平面的平面度允差应()。

    • A、大于0.05mm
    • B、小0.05mm,大于0.025mm
    • C、小于0.025mm,大于0mm
    • D、小于0.05mm,大于0mm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为0.05mm,则该圆柱面的圆度误差理论上应该()。

    • A、小于等于0.05mm
    • B、小于0.05mm
    • C、等于0.05mm
    • D、可能大于0.05mm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水银气压计挂斜了,测得的气压值将()实际气压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答案:大于

  • 第21题:

    工作台的侧面基准对工作台移动方向的平行度应在精度标准范围之内,全部T形槽的两侧面应保证平行,其()。

    • A、允差为0.05mm
    • B、允差为0.1mm
    • C、允差为0.02mm
    • D、允差为0.0025mm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高度卡尺的常见的分度值是()

    • A、0.02mm和0.05mm
    • B、0.02mm和0.1mm
    • C、0.05mm和0.1mm
    • D、0.02mm、0.05mm和0.1mm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车床端面平面度精车时的检验精度规定为()。

    • A、小于或等于0.02mm
    • B、小于或等于0.03mm
    • C、小于或等于0.04mm
    • D、小于或等于0.05mm

    正确答案:A

  • 第24题:

    单选题
    对精度为0.05mm的收敛计进行率定时,反复三次测得的收敛值与率定架千分表的读数差应小于或等于()。
    A

    0.05mm

    B

    0.1mm

    C

    0.01mm

    D

    0.5m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