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
地上
隧道
沟道
第1题:
第2题:
高层建筑消防用电线路有( )安全要求。(中)
第3题:
氧气、乙炔管道靠近热源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管壁温度不超过80℃
第4题:
氧气管道不宜敷设在高温下,如必须通过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5题:
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采用不同的电线电缆时,供电线路的敷设应满足()的要求。
第6题: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数量不宜超过()根
第7题: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管道可与空调冷水、冷却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电力、通讯管道敷设在综合管沟内。当运行期间管沟内的温度超过其他管线运行要求时,应采取()或设置自然通风设施。
第8题:
电缆与热管道(沟)及热力设备()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第9题:
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敷设不宜超过3层
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
第10题: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吊顶内时,可不采取穿金属导管和封闭式金属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
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0mm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应采取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
第11题:
5
6
7
8
第12题:
气体管道
液体管道
固体
金属
第13题: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米,交叉时不应小于0.5米,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第14题:
当低压配电线路处于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中,当易燃物质比空气()时,低压配电线路应在较高处敷设或采用低压电力电缆敷设;架空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应充砂,应宜设置排水措施。
第15题:
电力电缆敷设于装置热力管道之间时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当有可供利用的管道时,有线电视电缆可以与电力电缆同管孔敷设。
第17题: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不符合规范的是()。
第18题: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电缆不应在有易燃易爆及可燃的()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
第19题: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在同一个沟道内时,要分别装在沟道的(),如果分不开时,则控制电缆应敷设与电力电缆的()。
第20题:
电缆在屋内、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竖井内明敷时,不应采用黄麻或其它易延燃的外保护层
电缆不宜在有热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电力电缆,当需要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支承电缆的构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
电缆的长度,宜在进户处、接头、电缆头处或地沟及隧道中留有一定余量
第21题:
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或在封闭式金属线槽,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当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
第22题:
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
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300m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500mm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
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
第23题:
当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时,可直接采用明敷设或在吊顶内敷设
当采用难燃性电缆或有机绝缘耐火电缆时,在电气竖井内或电缆沟内敷设可不穿导管保护,但应采取与非消防用电缆隔离的措施
当采用难燃性电缆或有机绝缘耐火电缆时,在电气竖井内或电缆沟内敷设必须穿导管保护,也应采取与非消防用电缆隔离的措施
采用明敷设、吊顶内敷设或架空地板内敷设时,要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所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要采用涂防火涂料等防火保护措施
当线路暗敷设时,要对所穿金属导管或难燃性刚性塑料导管进行保护,并要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