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40%
30%
25%
第1题:
第2题:
起重机上固定电缆的敷设其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倍,电缆移动敷设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倍,固定电缆支持点距离不应大于1m。
第3题: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在喷放干粉时不能自动关闭的防护区开口,其总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5%,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第4题:
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与接地网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分类、分层敷设在金属电缆托盘(架)中。
第5题:
低压电缆在支架上敷设时,支架间距离不应大于()
第6题:
电梯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40%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60%。
第7题:
对于电气装置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供配电系统中,电缆在托盘上可无间距敷设,其总面积不应大于托盘总面积的()。
第9题:
在干扰水平较高的场所,或是为取得必要的抗干扰效果,宜在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的基础上使用金属电缆托盘(架),并将各段电缆托盘(架)与()紧密连接,并将不同用途的电缆、敷设在金属电缆托盘(架)中。
第10题:
电缆在桥架托盘上敷设时,应避免()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导线、线槽的敷设应整齐牢固
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面积60%
导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应大于导管内净面积60%
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2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1m
软管固定间距不应大于1.5m,端头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1m
第13题:
第14题:
金属线槽布线注意的问题有()
第15题:
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防护区的开口面积不应大于该防护区总面积的15%。
第16题:
当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同属一个电缆管理系统和同一路由时,下面关于其布线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总截面面积与桥架横断面面积之比,电力电缆不应大于(),控制电缆不应大于()。
第18题: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托盘型走线架上可无间距敷设电缆。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内截断面积的比值,电力电缆不应大于(),控制电缆不应大于()。
第19题:
电缆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下列()规定?
第20题:
某工程电缆沟敷设电缆,施工过程状况应符合要求。电缆支架间距不应()。
第21题:
电缆与测量管路成排上下层敷设时,其层间距应大于100mm。
第22题:
小于1m
大于1m
小于1.5m
大于1.5m
第23题:
电缆布线系统的全部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
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20m内应采取隔离措施。
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多层走线槽盒。
强、弱电线路宜分层布设。
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可保持两线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