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取俯卧位,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病人取仰卧位,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乳腺MRI检查除平扫外,应常规行MRI增强检查(除单纯观察乳腺假体有无溢漏外)
MRI扫描范围应包括全乳腺,必要时包括腋窝
脂肪抑制成像技术对发现病灶较为敏感,特别是对较大的脂肪型乳腺更有价值
第1题:
关于乳腺MRI检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位:仰卧,足先进
B.常规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方向扫描
C.常规平扫序列推荐:GRE-FS
D.乳腺疾病通常不用动态增强
E.注射非离子有机碘对比剂
第2题:
乳腺MR的论述错误的是()
第3题:
关于乳腺MR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
第4题:
乳腺扫描技术错误的是()
第5题:
下面哪项不是MRI检查乳腺病变的适应证()
第6题:
下面对乳腺.MRI检查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第7题:
病人取俯卧位,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病人取仰卧位,采用乳腺专用线圈
乳腺MRI检查除平扫外,应常规行MRI增强检查(除单纯观察乳腺假体有无溢漏外)
MRI扫描范围应包括全乳腺,必要时包括腋窝
脂肪抑制成像技术对发现病灶较为敏感,特别是对较大的脂肪型乳腺更有价值
第8题:
乳腺平扫主要做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一定要加脂肪抑制
不使用呼吸门控
加心电门控
乳腺定性诊断主要依赖于动态增强
DWI序列无意义
第9题:
体线圈
相控阵线圈
包绕式体部表面线圈
乳腺专用线圈
包绕式心脏表面线圈
第10题:
乳腺专用表面线圈
T2加权需加脂肪抑制
增强扫描必须做动态增强
平扫做T1加权
不需使用呼吸门控
第11题:
MRI软组织分辨率极高,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对致密型乳腺内的肿瘤和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断的准确性高
能显示病变中微小钙化
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和明确病变实际大小
对多中心、多灶性乳腺癌检出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12题:
乳腺疾病通常不用动态增强
体位:仰卧,足先进
常规平扫序列推荐:GRE-FS
常规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方向扫描
注射非离子有机碘对比剂
第13题:
下列错误的是
A、多数乳腺纤维肿瘤呈T加权像高信号
B、乳腺癌在T加权像可呈高、等、低或混杂信号
C、MRI对乳腺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是普查的最好方法
D、MRI对乳腺内微钙化不敏感
E、乳腺纤维肿瘤和腺癌内均可出血
第14题:
脊髓病变的显示MRI扫描具有明显优势。关于乳腺MRI扫描,下列错误的是()
第15题:
乳腺MRI扫描的特点是()
第16题:
下面哪项不是合理的乳腺MRI扫描技术()
第17题: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肿物6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5cm×4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差;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融合固定,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需要完善的检查包括()。
第18题:
采用乳腺专用环形线圈或多通道阵列线圈
俯卧于线圈支架上,头或足先进均可
可行高级别特征序列鉴别肿瘤良恶性、肿瘤分级、治疗计划制定及疗效观察
增强扫描常采用横断位动态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扫描一般不需后处理
第19题:
对乳腺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乳腺癌具诊断价值的是增强扫描
对乳腺癌最具诊断价值的是动态增强扫描
由于乳腺以脂肪组织为主,故无法利用脂肪抑制
动态增强与平扫减影更有利诊断肿瘤
第20题:
乳腺活检
乳腺导管镜
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MRI检查
乳腺X线摄影
第21题:
对乳腺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乳腺癌最具诊断价值的是动态增强扫描
采集模式:常用3D
乳腺以脂肪组织为主故脂肪抑制后几乎无信号
动态增强与平扫减影更有利诊断肿瘤
第22题:
线圈采用单侧或双侧乳腺专用环形线圈
体位仰卧,足先进
常规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方向扫描
乳腺疾病通常行动态增强
动态增强时先用梯度回波3D-T1加权快速扫描技术做增强前扫描
第23题:
发现乳腺肿物初次就诊
已发现乳腺癌拟行保乳手术而需排除多中心乳腺癌者
腋窝有转移性淋巴结而X线及超声未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放疗后X线及超声随诊不满意者
植入乳腺假体,超声成像不能满意显示者
第24题:
乳腺红外线检查
乳腺X线检查
B超检查
乳腺CT
乳腺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