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A 9320B 8534C 7747D 3010

题目
单选题
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A

9320

B

8534

C

7747

D

3010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A 9320B 8534C 7747D 3010”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某公共建筑底层门厅内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5200kN,该柱的截面尺寸d=550mm,柱的计算长度l0=5.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柱中纵筋用HRB335级(fy′=300N/mm2),箍筋用HPB300级(fyv=270N/mm2)。

    2.若采用螺旋箍筋,纵筋选用16Φ22HRB335级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取用25mm,螺旋箍筋直径d=10mm。螺旋筋的间距s最接近于(  )mm。(单肢螺旋筋面积Ass1=78.5mm2)

    A、45
    B、50
    C、58
    D、60

    答案:C
    解析:
    构件的核心直径为:



    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16条式(6.2.16-1)计算,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满足:



    则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为:




    满足构造要求。
    根据第6.2.16条式(6.2.16-2)计算,已知单肢螺旋筋面积Assl=78.5mm2,故螺旋筋的间距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某8度、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如图所示,材料选用如下:混凝土为C40,端柱纵筋用HRB335,分布筋为HPB300。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As最接近于(  )mm2。

    A.2860
    B.1800
    C.1500
    D.923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假定,底层某角柱截面为700mm×700mm,柱底截面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900kN·m,相应的轴压力设计值为3000kN。柱纵筋采用对称配筋,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18,不需要考虑二阶效应。试问,按单偏压构件计算,该角柱满足柱底正截面承载能力要求的单侧纵筋截面面积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需要验算最小配筋率。

    A.1300
    B.1800
    C.2200
    D.2900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按下列条件确定。有一建造于Ⅱ类场地上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某柱的轴压比为0.7,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采用HPB235,保护层厚度取25mm,剪跨比=2.1,柱断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所示。

    当该柱为角柱且其纵筋采用HRB400钢筋时,下列配筋面积最接近允许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的是(  )mm2。

    A. 5344
    B. 5120
    C. 5760
    D. 6400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应如何布置?()

    • A、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 B、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 C、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已知某公共建筑底层门厅内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5200kN,该柱的截面尺寸d=550mm,柱的计算长度l0=5.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柱中纵筋用HRB335级(fy′=300N/mm2),箍筋用HPB235级(fyv=210N/mm2)。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mm2

    • A、9320
    • B、8128
    • C、7747
    • D、3010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应如何布置?()
    A

    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B

    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C

    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圆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直径d=500mm,计算长度l0=5200mm。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4500kN,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按配有普通纵筋和箍筋柱计算,所需纵向受压钢筋面积As′最接近()mm2。
    A

    7798.19

    B

    7981.36

    C

    8184.51

    D

    8594.17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并弯折10d。
    A

    暗柱最外侧纵筋内侧

    B

    暗柱最外侧纵筋外侧

    C

    12d

    D

    1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纵向钢筋配筋率过小时,纵筋对柱的承载力影响很小,接近于素混凝土柱,纵筋将起不到防止脆性破坏的缓冲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按配有普通纵筋和箍筋柱计算,所需纵向受压钢筋面积As′最接近(  )mm2。
    A

    7798.19

    B

    7981.36

    C

    8184.51

    D

    8594.17


    正确答案: A
    解析:
    l0/d=5200/500=10.4,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2.15条表6.2.15可知,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0.95。
    柱截面面积A=πd2/4=π×5002/4=196350mm2
    代入式(6.2.15),则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为:
    As′=[N/(0.9φ)-fcA]/fy′=[4500×103/(0.9×0.95)-14.3×19.635×104]/300=8184.51mm2
    配筋率为:ρ′=As′/A=(8184.51/196350)×100%=4.17%>3%。
    根据第6.2.15条规定,当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A应改用(A-As′)代替,即:
    As′=[N/(0.9φ)-fcA+fcAs′]/fy′⇒As′=[N/(0.9φ)-fcA]/(fy′-fc)=8594.16mm2
    配筋率为:ρ′=8594.16/196356×100%=4.38%<5%,满足规范要求。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8594.17,因此答案选D项。

  • 第12题:

    单选题
    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受压区高度x=290mm,则在该组合内力下,柱的受拉主筋的应力σs(N/mm2)最接近于(  )项数值。
    A

    178

    B

    195

    C

    204

    D

    25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4.1.4条表4.1.4-1可知,等级为C25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1.9N/mm2
    根据第4.2.5条表4.2.5和4.2.2条表4.2.3-1可知,HRB335钢筋的弹性模量Es=2.0×105N/mm2,强度fy=300N/mm2
    根据第6.2.7条式(6.2.7-1)和第6.2.1条式(6.2.1-5)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为:
    ζb=0.8/[1+fy/(0.0033Es)]=0.8/[1+300/(0.0033×2.0×105)]=0.550。
    由ζbh0=0.55×(500-40)=253mm<x=290mm,故属于小偏心受压。
    由相对受压区高度为:ζ=x/h0=290/460=0.630,可计算得柱的受拉主筋的应力为:
    σs=(ζ-β1)/(ζb-β1)fy=(0.63-0.8)/(0.55-0.8)×300=204N/mm2

  • 第13题:

    一个截面尺寸为190mm×590mm的独立柱子,柱高H=4.5m,用MU10的砌块,Mb10的砂浆砌筑,Cb20混凝土灌孔,纵筋6ψ16,箍筋ψ6@200,施工质量B级。灌孔混凝土面积和砌体毛面积比值为46%。

    1.该柱子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最接近于(  )N/mm2。

    A.5.44
    B.4.60
    C.4.43
    D.3.56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3.2.1条表3.2.1-4注1规定,独立柱、MU10、Mb10,f=0.7×2.79=1.953N/mm2;
    根据第3.2.1条式(3.2.1-1)计算,α=δρ=0.46;
    柱子截面面积为:A=0.19×0.59=0.112m2<0.2m2,则调整系数为:γa=0.8+0.112=0.912;
    调整后f=0.912×1.953=1.78N/mm2;fg=f+0.6αfc=1.78+0.6×0.46×9.6=4.43N/mm2;fg=4.43N/mm2>2×1.78=3.56N/mm2;
    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应大于未灌孔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2倍,所以应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g=3.56N/mm2。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14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局部配筋如图6-23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40(fc=19.1N/mm2),梁纵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HRB335(fy=300N/mm2),as=60mm。

    假定,该建筑物较高,其所在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计算表明该结构角柱为小偏心受拉,其计算纵筋面积为3600mm2,采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配置如图6-24所示。试问,该柱纵向钢筋最小取下列何项配筋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3.7条规定,对于建于Ⅳ类场地土上且较高建筑柱最小配筋率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查表6.3.7-1,得角柱的最小配筋率为0.9%,(0.9+0.05+0.1)=1.05,所以角柱的配筋率为1.05%;As≥1.05%×600×600=3780mm2,故D项不满足。
    根据第6.3.8条第4款规定,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所以As=1.25×3600=4500mm2,所以B项不满足,AC两项满足,而C项最接近。

  • 第15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局部配筋如图所示,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40(fc=19.1N/mm2),梁纵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HRB335(fy=300N/mm2),as=60mm。

    假定,该建筑物较高,其所在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计算表明该结构角柱为小偏心受拉,其计算纵筋面积为3600mm2,采用HRB400级钢
    筋(fy=360N/mm2),配置如下图所示。试问,该柱纵向钢筋最小取下列何项配筋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抗规》第6.3.7条,对于建于IV类场地土上且较咼建筑柱最小配筋率增加0.1%,所以角柱的配筋率为1.05%;(0.9+0.05+0.1)=1.05
    As≥1.05%x600x600=3780mm2,(D)不满足。
    根据《抗规》第6.3.8条第4款,小偏心受拉柱纵筋增加25%。
    所以As=1.25X3600=4500mm2
    所以(B)不满足,(A)、(C)满足,而(C)最接近。

  • 第16题: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并弯折10d。

    • A、暗柱最外侧纵筋内侧
    • B、暗柱最外侧纵筋外侧
    • C、12d
    • D、10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的布置方式为()

    • A、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 B、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 C、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纵向钢筋配筋率过小时,纵筋对柱的承载力影响很小,接近于素混凝土柱,纵筋将起不到防止脆性破坏的缓冲作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设构件承受剪力设计值V=80kN,箍筋间距s=100mm,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为ζ=1.2,腹板的塑性抵抗矩Wtw和所受扭矩Tw的比值为0.98,已知构件须按剪扭构件计算,则腹板的抗剪箍筋的计算面积Asv最接近于(  )mm2。
    A

    50

    B

    29

    C

    25

    D

    18


    正确答案: B
    解析:
    对于腹板,考虑其承受扭矩和全部剪力,按剪扭构件考虑。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4.8条式(6.4.8-2),剪扭构件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为:
    βt=1.5/[1+0.5V×Wtw/(Tw×b×h0)]=1.5/[1+0.5×80×103×0.98/(250×465)]=1.12>1.0,则取βt=1.0。
    根据第6.4.8条式(6.4.8-1)计算,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为:V≤(1.5-βt)0.7ftbh0+fyvAsvh0/s。
    故抗剪箍筋面积为:Asv=s×[V-(1.5-βt)×0.7×ftbh0]/(fyv×h0)=100×[80000-(1.5-1.0)×0.7×1.43×250×465]/(270×465)=17.38m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18,因此答案选D项。

  • 第20题:

    单选题
    假定,底层边柱KZ1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616kN·m,相应的轴力设计值为880kN,柱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对称配筋。as=a's=40mm,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5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纵筋截面面积As或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柱的配筋由该组内力控制且满足构造要求。
    A

    1500    

    B

    2100    

    C

    2700    

    D

    35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已知某公共建筑底层门厅内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承受轴心压力设计值N=5200kN,该柱的截面尺寸d=550mm,柱的计算长度l0=5.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柱中纵筋用HRB335级(fy′=300N/mm2),箍筋用HPB235级(fyv=210N/mm2)。该柱的纵筋面积最接近于()mm2。
    A

    9320

    B

    8128

    C

    7747

    D

    30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地震区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纵筋的布置方式为()
    A

    构造柱纵筋贯通圈梁

    B

    圈梁纵筋贯通构造柱

    C

    构造柱与圈梁纵筋均切断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若已知上柱的初始偏心距ei=495mm,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A

    986

    B

    963

    C

    823

    D

    72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2.17条式(6.2.17-3),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为:e=ei+h/2-as=495+400/2-40=655mm。
    根据第6.2.17条式(6.2.17-1)计算,受压区高度为:x=N/(α1fcb)=31mm<ζbh0=198mm,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根据第6.2.17条式(6.2.17-2)计算,当x≤2as′时,受拉区纵筋面积As的计算公式为:Nes′=fyAs(h0-as′)。
    式中,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压区钢筋合力点的距离为:
    es′=ei-h/2+as′=495-400/2+40=335mm。
    则上柱截面按对称配筋计算的一侧纵向钢筋面积为:
    As=Nes′/[fy(h0-as′)]=236000×335/[300×(360-40)]=823.54m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823,因此答案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