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规则结构各层平面如图2-16所示,荷载分布较均匀。现采用简化方法,按X、Y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不考虑扭转),并通过将该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来考虑地震扭转效应。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下列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其中何项较为合适?(  )[2012年真题]图2-16A KJ1:1.02B KJ3:1.05C K13:1.15D KJ2、KJ4:1.10

题目
单选题
某规则结构各层平面如图2-16所示,荷载分布较均匀。现采用简化方法,按X、Y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不考虑扭转),并通过将该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来考虑地震扭转效应。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下列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其中何项较为合适?(  )[2012年真题]图2-16
A

KJ1:1.02

B

KJ3:1.05

C

K13:1.15

D

KJ2、KJ4:1.10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某规则结构各层平面如图2-16所示,荷载分布较均匀。现采用简化方法,按X、Y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不考虑扭转),并通过将该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来考虑地震扭转效应。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下列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其中何项较为合适?(  )[2012年真题]图2-16A KJ1:1.02B KJ3:1.05C K13:1.15D KJ2、KJ4:1.10”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来说,关于地震作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B.设计烈度为9度的I级土石坝应同时计入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
    C.各类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的主体部分都应同时考虑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D.当同时计算反相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将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并乘以遇合系数


    答案:A,B
    解析:
    C项,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 —2000)第4. 1.4条,一般情况下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在抗震设计中可只计入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两岸陡披上的重力坝段,宜计入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D项,根据第 4. 1.8条,当同时计算互相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各方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当同时计算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也可将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 5的遇合系数后与水平向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

  • 第2题:

    某高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办公楼,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等级一级,安全等级二级。其中五层某框架梁局部平面如图6-1所示。进行梁截面设计时,需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已知,该梁截面A处由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标准值分别为:
    恒荷载:MGk=-500kN·m;
    活荷载:MQk=-100kN·m;
    水平地震作用:MEhk=-260kN·m;
    试问,进行截面A梁顶配筋设计时,起控制作用的梁端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活荷载按等效均布计算,不考虑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折减,重力荷载效应已考虑支座负弯矩调幅,不考虑风荷载组合。

    A.-740
    B.-780
    C.-1000
    D.-1060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在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

    • A、重力荷载作用必须参与组合,其分项系数取1.20
    • B、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
    • C、同时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0.8
    • D、风荷载分项系数取0.20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在地震区,桩基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

    • A、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 B、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 C、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D、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设计烈度8度地区的2级土石坝,抗震设计时总地震效应取()。

    • A、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 B、顺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 C、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垂直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 D、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顺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错误的为()。

    • A、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 B、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 C、对任何结构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 D、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排架结构的抗震内力组合一般只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的效应组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错误的为()。
    A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B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C

    对任何结构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D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规定的?(  )[2010年真题]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第5.3.1条规定的计算公式,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均等于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相应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乘以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65%;C项,根据第3.6.1条规定,除本规范特别规定者外,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内力和变形分析可采用线性静力方法或线性动力方法;D项,根据第3.6.2条规定,不规则且具有明显薄弱部位可能导致重大地震破坏的建筑结构,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此时,可根据结构特点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当本规范有具体规定时,尚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地震区,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  )。
    A

    短期效应组合

    B

    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

    D

    短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1.7条第3款规定,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 第11题:

    单选题
    质量与刚度分布对称、均匀的高层建筑的,考虑地震作用时,下列原则正确的为()。
    A

    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B

    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C

    不考虑扭转影响;

    D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不考虑扭转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规则结构各层平面如图2-16所示,荷载分布较均匀。现采用简化方法,按X、Y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不考虑扭转),并通过将该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来考虑地震扭转效应。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下列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其中何项较为合适?(  )[2012年真题]图2-16
    A

    KJ1:1.02

    B

    KJ3:1.05

    C

    K13:1.15

    D

    KJ2、KJ4:1.1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3条第1款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各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故KJ1、KJ2至少应放大5%;KJ4至少应放大15%;KJ3位于中部,增大系数取1.05较1.15相对合理。

  • 第13题:

    设计烈度8度地区的2级土石坝,抗震设计时总地震效应取下列哪些选项()
    A.垂直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B.顺河流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平方总和的方根值
    C.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垂直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D.竖向地震作用效应乘以0.5后加上顺河流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答案:B,D
    解析: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第4.1.2条,第4.1.4条,第4.1.8条

  • 第14题:

    某规则结构各层平面如图所示,荷载分布较均匀。现采用简化方法,按X、Y两个正交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效应(不考虑扭转),并通过将该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来考虑地震扭转效应。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断,下列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其中何项较为合适?(  )[2012年真题]


    A.KJ1:1.02
    B.KJ3:1.05
    C.K13:1.15
    D.KJ2.KJ4:1.1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2.3条第1款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各构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1.15采用,长边可按1.05采用。故KJ1、KJ2至少应放大5%;KJ4至少应放大15%;KJ3位于中部,增大系数取1.05较1.15相对合理。

  • 第15题:

    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 A、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地扭转影响
    • B、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对称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 C、对于任何结构的抗震设计,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措施
    • D、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在地震区,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组合。()

    • A、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 B、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 C、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
    • D、短期效应组合计入地震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质量与刚度分布对称、均匀的高层建筑的,考虑地震作用时,下列原则正确的为()。

    • A、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 B、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 C、不考虑扭转影响;
    • D、采用底部剪力法时不考虑扭转影响。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

    • A、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B、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 C、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 D、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在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
    A

    重力荷载作用必须参与组合,其分项系数取1.20

    B

    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

    C

    同时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30,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0.8

    D

    风荷载分项系数取0.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地震区,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组合。()
    A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B

    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

    D

    短期效应组合计入地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地震区,桩基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采用()。
    A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B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地震作用效应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D

    地震作用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计算地震作用和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下列哪个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
    A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都是将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分别乘以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小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

    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此时,可以假定结构与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D

    对于有可能导致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等部位,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分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扭转耦联效应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A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地扭转影响

    B

    对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对称的结构,可以不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C

    对于任何结构的抗震设计,都要考虑扭转耦联效应的措施

    D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以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但是对其平行于地震作用的边榀的地震效应,应乘以增大系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对于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来说,关于地震作用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

    B

    设计烈度为9度的Ⅰ级土石坝应同时计入水平向和竖向地震作用

    C

    各类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的主体部分都应同时考虑顺河流方向和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D

    当同时计算相互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将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效应直接相加并乘以遇合系数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根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第5.1.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除渡槽外的水工建筑物可只考虑水平向地震作用;B项,根据第5.1.2条规定,设计烈度为8、9度的Ⅰ、Ⅱ级下列水工建筑物:土石坝、重力坝等壅水建筑物,长悬臂、大跨度或高耸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应同时计入水平向竖向地震作用;C项,根据第5.1.4条规定,对于水平向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在抗震设计中可只计入顺河流方向水平向地震作用。两岸陡披上的重力坝段,宜计入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重要的土石坝,宜专门研究垂直向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D项,根据第5.1.7条规定,当采用振型分解法同时计算相互正交方向地震的作用效应时,总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各相互正交方向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总和的方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