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0.1.8条规定,对允许出现裂缝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0.1≤ξ≤0.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ξ>0.3时,不考虑重分布。
更多“单选题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B、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其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设计值不应进行调幅
    C、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
    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防火措施,采用混凝土封闭时,其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且不应低于C30

    答案:B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0.1.8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其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设计值应进行调幅,且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A项,根据第10.1.1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C项,根据第10.1.10条规定,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D项,根据第10.3.13条规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防火措施,采用混凝土封闭时,其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且不应低于C30。

  • 第2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使用阶段进行验算。


    答案:对
    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 第3题: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无要求时,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 )。
    A、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
    B、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
    C、梁中的无粘结筋可对称张拉
    D、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35米时,宜采用两端张拉
    E、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米时,不宜采用分段张拉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当曲线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超过70米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参见教材P139。

  • 第4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描述,下列何者准确?( )Ⅰ.预制预应力圆孔板,采用的是先张法;Ⅱ.预应力叠合板采用的是后张法;Ⅲ.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应留设预应力筋孔道,后灌浆;Ⅳ.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只需留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后张拉

    A.Ⅰ、Ⅱ、Ⅳ
    B.Ⅰ、Ⅱ、Ⅲ
    C.Ⅰ、Ⅲ、Ⅳ
    D.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预应力圆孔板,在工厂制作,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板是在预应力预制板上现浇一层叠合层,采用先张法。先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中预设孔道,穿上预应力钢筋张拉后灌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则只在预设孔道中穿预应力筋强拉,不灌浆。

  • 第5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预张拉或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初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后张法预应力筋终张拉或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等级、龄期和弹性模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80%

  • 第6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钢筋强度等级要求较普通钢筋高,其主要原因是()。

    • A、预应力钢筋强度满足使用荷载作用所需外,还要同时满足受拉区混凝土的预压应力要求.
    • B、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获得更高的极限承载能力.
    • C、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获得更好的延性.
    • D、使预应力钢筋截面减小而有利于布置.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以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 B、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 C、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 D、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以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B

    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C

    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D

    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施消压后构件即可视为钢筋普通混凝土,所以施加预应力对构件承载力没有提高作用。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
    A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B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其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设计值不应进行调幅

    C

    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

    D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防火措施,采用混凝土封闭时,其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且不应低于C3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0.1.8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其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设计值应进行调幅,且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A项,根据第10.1.1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C项,根据第10.1.10条规定,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D项,根据第10.3.13条规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外露金属锚具,应采取可靠的防腐及防火措施,采用混凝土封闭时,其强度等级宜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且不应低于C30。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0.1.8条规定,对允许出现裂缝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0.1≤ξ≤0.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ξ>0.3时,不考虑重分布。

  • 第11题:

    多选题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孔道灌浆的作用有()
    A

    保护预应力筋

    B

    提高预应力结构承载力

    C

    增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D

    便于放张

    E

    代替锚具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按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以下说法正确(  )。[2019年真题]
    A

    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B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正截面受拉边缘允许出现拉应力

    C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根据拉应力状态分为A类和B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D

    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不得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BC三项,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第6.1.2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根据桥梁使用和所处环境的要求,进行下列构件设计:①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此类构件在作用频遇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②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此类构件在作用频遇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当拉应力不超过规定限值时,为A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拉应力超过规定限值时,为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D项,应为不宜按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而不是不得按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

  • 第13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抗震计算时,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

    A. 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
    B. 在地震组合中,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取1.2
    C. 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地震设计状态下应取1.0
    D. 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不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

    答案:C
    解析:
    ABD三项错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11.8.3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时,在地震组合中,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应取用1.0,不利时应取用1.2;③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11.6节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并可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
    C项正确,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3.3.2条规定,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

  • 第14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拆除的时间规定是()。

    A、预应力筋铺设前
    B、预应力筋铺设后
    C、预应力张拉完毕前
    D、预应力张拉完毕后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79第五行, 当设计无要求时,2)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才能进行拆除。选项D正确

  • 第15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答案:A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0.1.8条规定,对允许出现裂缝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0.1≤ξ≤0.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ξ>0.3时,不考虑重分布。

  • 第16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 D、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项不妥。

    •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拆除的时间规定是()。

    • A、预应力筋受力前
    • B、预应力筋铺设后
    • C、预应力筋张拉前
    • D、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哪些规定()

    • A、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 B、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 C、后张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张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张拉力
    • D、后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宜缓慢放松锚固装置,使各根预应力筋同时缓慢放松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单选题
    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项不妥。
    A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

    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模拆除的时间规定是()。
    A

    预应力筋受力前

    B

    预应力筋铺设后

    C

    预应力筋张拉前

    D

    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012)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以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B

    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C

    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D

    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10.1.8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支座截面弯矩可按10%调幅,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ξ>0.3时,不考虑重分布。

  • 第24题:

    单选题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即使张拉控制应力、材料强度等级、混凝土截面尺寸及预应力钢筋和截面面积相同,后张法构件的有效预压应力值也比先张法高

    B

    对预应力钢筋超张拉,可减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

    C

    施加预应力不仅能提高构件抗裂度,也能提高其极限承载能力

    D

    构件在使用阶段前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