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的位置是下列中哪几个截面?Ⅰ.支座边缘处的截面Ⅱ.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Ⅲ.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Ⅳ.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截面()
第3题:
为减小框架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截面的相对受压高度,塑性铰区截面底部必须配置受拉钢筋。
第4题:
当变截面段位于梁柱接头时,变截面位置宜设置在两端距梁翼缘不小于()位置处。
第5题:
单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避免纵筋超筋应满足的设计条件是()。
第6题:
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有效高度H。的取值依据是()
第7题:
受拉(压)杆的危险截面是横截面积()的截面。
第8题:
100mm
125mm
150mm
200mm
第9题:
Ⅰ、Ⅲ、Ⅳ
Ⅰ、Ⅱ、Ⅳ
Ⅰ、Ⅱ、Ⅲ
Ⅰ、Ⅱ、Ⅲ、Ⅳ
第10题:
支座边缘处的截面
受拉压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终点处的截面
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
第11题:
跨中正截面
支座中心截面
受拉区弯起钢筋起点处
受压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
第12题:
跨中正截面
支座中心截面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所处截面
第13题:
《混凝土规范》的7.5.8条,规定h0取斜截面受拉区始端的垂直面有效高度,请问,这个起始端的位置在哪里呢?从图7.5.8中看好像起始端离变截面处有一段距离。
第14题:
塔式容器计算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fi,取值高度应为()的高度。
第15题:
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型钢柱需改变截面时,当变截面段位于梁柱接头时变截面位置宜设置在两端距梁翼缘不小于()位置处。
第16题:
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位置是下列中哪几个截面?()Ⅰ.支座边缘处的截面Ⅱ.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Ⅲ.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Ⅳ.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
第17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是()。
第18题:
受拉钢筋截断后,由于钢筋截面的突然变化,易引起过宽的裂缝,因此规范规定纵向钢筋()。
第19题:
截面受压区混凝土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
截面受拉区混凝土应力沿截面高度近似均匀分布
受拉钢筋应力很小,远未达其屈服强度
受压区高度约为截面高度的1/3
第20题:
截面实际受压区高度不大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ζb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乘积
截面等效受压区高度不小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ζb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乘积
截面等效受压区高度不大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ζb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乘积
截面实际受压区高度不小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ζb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乘积
第21题:
①、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②、③、④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跨中正截面
支座中心截面
受拉区弯起筋弯起点处
受压区弯起筋弯起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