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题目
问答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教师的做法不对,侵犯了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
    • B、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
    • C、当众批评,警告下次不要在犯
    • D、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正确答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 第3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遇到类似事件,教师应该()

    • A、无论丢失金额多少,一律报案,让相关部门解决
    • B、让学生互相揭发
    • C、告诉所有家长怀疑的对象,以期引起重视
    • D、表明态度,谨慎处理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问答题
    一位中班幼儿在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幼儿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幼儿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正确答案:
    (1)这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该教师对于“班级里幼儿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方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幼儿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幼儿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2)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要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幼儿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幼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幼儿园、幼儿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正确答案: (1)这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该教师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方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要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正确答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2)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正确答案: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①表明态度:我很生气;指出后果: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注意事项:
    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
    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
    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
    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当然,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②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我目前的感受;
    拿别人钱物的动机;
    拿别人钱物的过程;
    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打算怎么办?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 第9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正确答案:(1)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2)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 第10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投票选“贼”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 B、肖像权
    • C、受教育权
    • D、生存权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问答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正确答案: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①表明态度:我很生气;指出后果: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注意事项:
    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
    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
    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
    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当然,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②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我目前的感受;
    拿别人钱物的动机;
    拿别人钱物的过程;
    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打算怎么办?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遇到类似事件,教师应该()
    A

    无论丢失金额多少,一律报案,让相关部门解决

    B

    让学生互相揭发

    C

    告诉所有家长怀疑的对象,以期引起重视

    D

    表明态度,谨慎处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班里丢了10元钱,老师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15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两名学生入选。当这两名学生的家长听说后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问题:  (1)这名教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正确答案:
    (1)这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该教师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方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2)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要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