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第1题:
A、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时
B、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周
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2周
D、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1个月
E、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3~6个月
第2题:
患者女,30岁,头晕、心悸、乏力、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近来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牙龈出血加重来院就诊。查体: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50×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引起此病最常见的药物是
A.庆大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
E.螺旋霉素
第3题:
15岁女孩,12岁月经初潮后,月经一直不规律,经常出血一个月不停止,有血块,伴头晕、乏力,此次已出血40天,量仍多,下述不恰当的处理是
A.查血红蛋白,给予补血治疗
B.大剂量雌激素,可给苯甲酸雌二醇肌注,每日6~8mg维持2~3天
C.可肌注丙酸睾丸酮,减少出血
D.女孩子不宜服用避孕药
E.口服安宫黄体酮,可使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而止血
第4题:
第5题:
张某,女,38岁。因反复皮下紫癜伴月经量明显增多3月余,拟为"ITP"而收住入院。血象结果显示: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8×109/L。目前病人最大的危险是易于发生()
第6题:
某患者,女,41岁,因经量增多,经期延长2年,症状加重6个月入院。2年前开始出现月经增多,近6个月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为6~7/16~17天,量多半血块,常感头晕、乏力。月经史;145~6/25~26,量中。体检;子宫前位,约孕3个月大小,质硬,宫体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2G/L.患者入院后睡眠差,经常询问能否吃止血药治疗?害怕手术会疼痛,还怕影响以后生活。请根据以上病例,列出2个可能的医疗诊断?
第7题:
患者女,35岁,已婚,生育史妊2产0。因月经持续8d,量仍多,伴头晕、心悸就诊。既往月经规则,经期5~6d,周期30d。近3个月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0d余,周期仍正常。妇科检查后,拟行诊断性清宫术。进行手术的时间宜选择()
第8题:
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第9题:
改用叶酸.VitB12治疗
改用泼尼松治疗
继续服用铁剂
口服铁剂无效改用注射铁
给予输血治疗
第10题:
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第11题:
贫血性心脏病
颅内出血
全心衰
失血性休克
继发感染
第12题:
第13题:
A.腹腔镜手术
B.宫腔镜手术
C.雄激素治疗
D.随访观察
E.GnRH—a治疗
第14题:
A、下次月经前1~2 d
B、立即
C、下次月经来潮6 h内
D、月经干净后
E、下次月经来潮第5天
第15题:
27岁女性患者,月经量多,头晕耳鸣3周,检查发现为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多长时间停药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4~6个月
E.7~10个月
第16题:
病人女性,36岁,主因乏力、头晕,心悸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半年就诊,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是()
第17题:
女,35岁,月经量增多伴头晕.乏力3个月,某医院检查发现贫血而给予硫酸亚铁治疗6天,因血红蛋白不升来院就诊。查:血红蛋白67g/L,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扩大,网织红细胞8%,骨髓中铁粒幼红细胞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8题:
某患者因发热,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而就诊。经医院检查:体温38.5℃,血红蛋白80/L,红细胞3.0×1012/L,白细胞3.0×109/L,血小板70×109/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本病急性型引起死亡的原因是()。
第19题:
治疗1周,血红蛋白无上升,表明铁剂治疗无效
治疗目的是使血红蛋白上升到正常水平
加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可增强疗效
血红蛋白正常后,小剂量铁剂治疗持续3~6个月
服稀盐酸可促进Fe2+吸收
第20题:
贫血性心脏病
全心衰竭
颅内出血
失血性休克
第21题:
改用叶酸、维生素B治疗
改用泼尼松(泼尼松)治疗
继续服用铁剂,观察血常规变化
口服铁剂无效改用注射铁剂
给予输血治疗
第22题:
治疗1周,血红蛋白无上升,表明铁剂治疗无效
治疗目的是使血红蛋白上升到正常水平
加用叶酸和维生素B12可增强疗效
血红蛋白正常后,小剂量铁剂治疗持续3-6个月
服稀盐酸可促进Fe2+吸收
第23题:
红细胞计数升高
血红蛋白量增多
网织红细胞数增加
血清铁增加
红细胞比容恢复正常
第24题:
溶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