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药的吸收与药物剂量有关,与注射部位无关
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心、肺、肝、肾,然后再分布到肌肉、脂肪
酯类局麻药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局麻药经肝脏代谢
局麻药也可以以原形形式经肾脏排泄
局麻药通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等过程从体内清除
第1题:
下列关于局麻药的描述,哪项正确?( )
A、蛋白结合率越低,局麻药的神经阻滞作用越长
B、局麻药的麻醉效能与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有关
C、局麻药的显效时间主要取决于该药的解离常数
D、局麻药的脂溶性越高,神经阻滞阱间越长
E、麻醉效能与局麻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关系
第2题:
A、系统硬件
B、系统软件
C、药代动力学的变异性
D、麻醉力度
E、药物间相互作用
第3题:
下列有关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揭示药物在人体外及动物体内的变化规律
B、一般受试动物采用雄性
C、根据数学模型提供药动学参数
D、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特点
E、动物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试验
第4题: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的是
第5题:
简述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第6题:
药代动力学
第7题:
临床试验方案中应根据药效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及量效关系制定试验药与对照药的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次数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
第8题:
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临床的应用?
第9题:
第10题:
局麻药的麻醉效能与药物的蛋白结合率有关
局麻药的脂溶性越高,神经阻滞时间越长
局麻药的显效时间主要取决于该药的解离常数
蛋白结合率越低,局麻药的神经阻滞作用越长
麻醉效能与局麻药物的脂溶性成反比关系
第11题:
肾功能损伤:谷赖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表明其可以用于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但是其胰岛素需要量可能会减少。
肝功能损伤:尚无肝功能损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因此不可用于肝功能损伤的患者
老年人: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很有限。肾功能减退可能导致对胰岛素需要量减少。
在儿童及青少年使用本品的临床数据有限
第12题:
半衰期短
组织分布高
重复给药其药代动力学无显著改变
在组织或血浆中不会发生药物蓄积
第13题:
关于群体药代动力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血药浓度在个体之间的变异性
B、群体药代动力学建立了患者个体特征和药动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C、群体药代动力学将药动学模型与统计学模型相结合
D、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是为用药个体化提供依据
E、群体药代动力学主要应用于新药Ⅰ期临床试验
第14题:
A.抗菌药物
B.药代动力学
C.药时曲线
D.TDM
第15题:
复方制剂如其配伍与药代动力学有关时( )。
第16题:
下列关于布地奈德药代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下列关于局麻药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对缩宫素药代动力学的错误叙述是:
第19题:
试述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第20题:
肌肉注射有效
口腔黏膜吸收有效
鼻黏膜给药有效
静脉点滴有效
口服有效
第21题:
局麻药的吸收与药物剂量有关,与注射部位无关
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心、肺、肝、肾,然后再分布到肌肉、脂肪
酯类局麻药经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局麻药经肝脏代谢
局麻药也可以以原形形式经肾脏排泄
局麻药通过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等过程从体内清除
第22题:
第23题: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舌下给药的优点是舌下血流丰富,吸收较快,可避免首关效应
小肠摄取性药物转运体与药物的吸收有关,而外排性转运体与排泄有关,与吸收无关
局麻药中加入缩血管药物肾上腺素,目的是延缓局麻药在注射部位的吸收,从而延长局麻药的效果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