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何理解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违法违规行为?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明确有公开招标限额标准,超过限额标准的项目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采购人应当通过公开招标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进行采购的,应当在采购前获得设区的市区、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其它方式采购的,属于违法行为。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采购中不采用规定方式或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的,同样是违法的。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如何理解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开招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公开招标面向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供应商
    B.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招标采购单位必须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C.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D.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15日

    答案:D
    解析: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

  • 第2题:

    招标采购单位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供应商之间采取私下协议等方式恶意串通,以串通报价、围标、协议轮流中标等形式,或者供应商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以特定资质条件、泄露评审机密及其他供应商商业机密或报价等情况恶意串通的行为,都是严重违反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构成极大损害,属于十分恶劣的违法行为。

  • 第4题:

    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违反法律规定,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暂停直至取消招标代理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5题:

    如何理解采购人在招标采购活动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招标采购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招标采购方式过程中,供应商在开标后禁止对其招标文件中的方案、报价等实质性条款进行更改,也禁止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根据供应商投标文件中的内容展开与供应商的谈判,以保证招标过程和采购结果的客观、公正。

  • 第6题:

    如何理解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明确有公开招标限额标准,超过限额标准的项目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采购人应当通过公开招标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进行采购的,应当在采购前获得设区的市区、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其它方式采购的,属于违法行为。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采购中不采用规定方式或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的,同样是违法的。

  • 第7题:

    根据《关于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备忘录》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存在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擅自提高采购标准,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者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等情形的行为属于联合惩戒的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购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有()。

    • A、擅自提高采购标准
    • B、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
    • C、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 D、采购人在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
    • E、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

    正确答案:A,C,D,E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应当采用公开招标而擅自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可以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明确有公开招标限额标准,超过限额标准的项目应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采购人应当通过公开招标但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进行采购的,应当在采购前获得设区的市区、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擅自采用其它方式采购的,属于违法行为。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采购中不采用规定方式或擅自改变采购方式的,同样是违法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采购人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均需依法向社会公布,采购标准应在采购前公开,并且成为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共同依据,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不得擅自提高,否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采购人在招标采购活动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招标采购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招标采购方式过程中,供应商在开标后禁止对其招标文件中的方案、报价等实质性条款进行更改,也禁止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根据供应商投标文件中的内容展开与供应商的谈判,以保证招标过程和采购结果的客观、公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政府采购活动中,少数供应商在实力、条件不足与其他供应商进行公平竞争时,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如捏造事实并通过写举报信、打举报电话等形式向采购代理机构反映其他供应商存在“问题”,以达到排挤其他供应商,为自己谋取更大的中标或成交机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4年6月,某中央级事业单位经批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了一批仪器设备(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但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招标后只有两家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投标,因而出现废标,甲单位预计,如果继续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仍然可能出现废标,资产管理处认为,该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废标后也只能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不得采用其他替代采购方式。
      要求: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


    答案:
    解析:
    观点不正确。
      理由:废标后,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中央政府采购监督部门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采购。

  • 第14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或成交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提供虚假材料是供应商谋取中标或成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供应商提供虚假资料的范围广泛、方式多样。比如,以他人名义参加采购,仿造资质证明文件,隐瞒在经营活动中的重大违法记录,虚报产品质量或业绩等。

  • 第15题:

    如何理解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内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采购事宜。采购人不按照法律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委托没有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政府采购所选择的方式是正确的?()

    • A、因采购标的技术复杂而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而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 B、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比例过大而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 C、因公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而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 D、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而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政府采购活动中,少数供应商在实力、条件不足与其他供应商进行公平竞争时,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如捏造事实并通过写举报信、打举报电话等形式向采购代理机构反映其他供应商存在“问题”,以达到排挤其他供应商,为自己谋取更大的中标或成交机会。

  • 第18题:

    如何理解采购人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采购标准和采购结果均需依法向社会公布,采购标准应在采购前公开,并且成为采购人和供应商的共同依据,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不得擅自提高,否则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 第19题:

    采购人采购货物或服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多选题
    采购代理机构应承担行政违法责任的情形包括(  )。
    A

    擅自提高采购标准

    B

    应当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

    C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D

    在采购过程中获取一定利益的

    E

    超越代理权大量超出采购商品的数量的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购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有()。
    A

    擅自提高采购标准

    B

    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

    C

    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D

    采购人在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

    E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内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采购人可以委托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办理采购事宜。采购人不按照法律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委托没有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 供应商之间采取私下协议等方式恶意串通,以串通报价、围标、协议轮流中标等形式,或者供应商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以特定资质条件、泄露评审机密及其他供应商商业机密或报价等情况恶意串通的行为,都是严重违反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构成极大损害,属于十分恶劣的违法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A

    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

    B

    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

    C

    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

    D

    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