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组织中抗生素浓度超过病原菌的时间(T>MIC)增至最大作为目标
推荐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
1日1次给药方案适用于所有感染患者
以上方案都错误
第1题:
在药物治疗原则中要求做到给药时间、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浓度。()
第2题:
个体化给药步骤是
A.明确诊断一选择适当药物及给药途径→确定初始给药方案→给药··············→处理数据,求出动力学参数,制定调整后的给药方案
B.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观察临床结果→修改给药方案→→↑
C.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测血药浓度
D.明确诊断→选药及给药途径→给药→观察临床结果→测血药浓度一修改方案→给药
E.明确诊断→制定给药方案→给药→测血药浓度→修订给药方案→→↑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
第8题:
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协助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当血药浓度超出治疗浓度范围时,可应用峰-谷浓度法、药动学分析法等调整给药方案。如果峰浓度在治疗范围内,而谷浓度过高,应()
第9题:
为患者制定给药方案的基本方法有()。
第10题:
应将组织中抗生素浓度超过病原菌的时间(T>MIC)增至最大作为目标
推荐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
1日1次给药方案适用于所有感染患者
以上方案都错误
第11题:
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不变
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减少
给药剂量不变,给药间隔延长
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减少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减少
第12题: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根据肾功能试验进行剂量估算
减少药物剂量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第13题: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者初始应用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A、剂量
B、途径
C、时间
D、疗程
E、联合应用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包括()
第19题:
应用PK/PD原则制定的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给药方案正确的是?()
第20题:
利用治疗药物监测(TDM)可以协助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将血药浓度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当血药浓度超出治疗浓度范围时,可应用峰-谷浓度法、药动学分析法等调整给药方案。峰-谷浓度法的原则是如果峰浓度过高,而谷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应()
第21题:
应询问药物过敏史
根据PK/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
按日分次给药
I类清洁切口术前采用口服给药
注意监测凝血功能
第22题: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减少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增加
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间隔不变
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不变
给药剂量增加,给药间隔减少
第23题:
改变给药途径
改变给药间隔
改变给药时间
改变每日剂量
同时改变每日剂量与给药间隔
第24题:
改变每日剂量
改变给药间隔
改变给药时间
改变给药途径
同时改变每日剂量与给药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