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管子
庄子
孟子
第1题:
“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的行事原则。
第2题:
“盍各言而志”语出自()。
第3题:
()曾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第4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语出自()
第5题:
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所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
第6题:
提出“天命观”和“仁、礼”思想的是哪位文学家()
第7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荀子
第8题:
管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第9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第10题:
孟子
孔子
荀子
庄子
第11题:
孟子
荀子
孔子
庄子
第12题: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第13题: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出自()
第14题:
()言:“礼者,敬人也。”
第15题:
“鸣而当律,言而当法。”是()。
第16题: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第17题: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第18题:
庄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第19题:
老子:庄子:韩非子
孟子:惠子:孙子
鬼谷子:孟子:庄子
管子:杨子:商鞅
第20题:
孔子
孟子
墨子
庄子
第21题: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第22题:
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第23题:
荀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第24题: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孟子、孔子、庄子、老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