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二十六)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

题目
问答题
(二十六)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  与我国相同,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问题】  “给定资料”提到: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要求:分析透彻,语言流畅,层次清楚,不超过400字。

相似考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世纪以来9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 材料1:9个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了城乡社会一体 化发展。 材料2: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201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 报告称,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 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相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至此,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和“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材料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结合材料1和材料3,我国采取措施提升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原因在于: A.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B.科技人才是技术产生的源泉,是技术传播、应用的载体 C.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能够直接提髙科技成果转化率 D.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4.给农业文化遗产更多关注【背景链接】2019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迎来它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近日当选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一任总干事。屈冬玉曾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遗传育种博士学位,曾凭马铃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屈冬玉本人在接受媒体专访中所说,中国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改革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借鉴作用”,“对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正能量”。相较于“前所未有”的中国扶贫事业的广为人知,拿下多个“第一”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未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9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15项的纪录位居世界首位。【提出观点】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需要投以更多关注,给予更多助力。【综合分析】农业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指传承到现在的活态的农业文化系统,不仅生态和经济价值高度统一,而且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农耕文明漫长,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可以说在农业方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业科技成就。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是走在世界的前面,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而且不断地改进,到唐代创造出了曲辕犁,也叫江东犁,后来这个犁传到世界,对世界犁的改进起了很大的作用。悠久的农耕历史发展到今天,有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智慧已经称得上农业文化遗产。不论是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还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都折射着先辈智慧的光芒,其蕴藏的和谐、绿色理念对我们今天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依旧具有借鉴意义。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人类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其中沉淀了人对自身与外界探索的哲学思考与价值表达。尤其是农业文明遗产,更是我们今天反思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时最好的参照。【对策措施】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和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并无二致,都是要在“活化”上做好文章。要切实调动当地农民这一最重要主体的积极性,畅通渠道让多方参与。在发展模式上,要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在实现多种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民俗和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衍生和阐发,以增加一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厚度。

更多“问答题(二十六)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世纪以来9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
    材料1:9个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了城乡社会一体 化发展。
    材料2: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201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 报告称,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 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相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至此,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和“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材料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结合材料2,关于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技推广人员占农业人口总量的比例都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低
    B.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关
    C.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有关
    D.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政策有关

    答案:A,B
    解析:
    根据材料2图例所示,A项正确。正是因为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B项正确。CD项与材料2反映的问题无关,不选。

  •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世纪以来9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
    材料1:9个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了城乡社会一体 化发展。
    材料2: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201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 报告称,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 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相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至此,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和“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材料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从文化角度看,材料3中的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答案:A,B,C,D
    解析:

  • 第3题:

    简述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具体任务。


    正确答案: (1)科技推广工作要取得重大突破;
    (2)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3)乡镇企业科技大幅度提高;
    (4)造就一支高效、精干、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队伍;
    (5)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

  • 第4题:

    农业科技贡献率


    正确答案: 指农业科技的增量投入对农业增量产出的影响,用农业科技投入所带来的农业产出增量在农业总的产出增量的比例来表示。

  • 第5题:

    ()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倾斜支持政策。

    • A、国家开发银行
    •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C、中国进出口银行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
    • 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
    •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 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正确答案:B

  • 第7题:

    中国的农业科技已对农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有()。

    • A、多熟制技术
    • B、化肥制造工艺
    • C、精确农业技术
    • D、良种
    • E、灌溉技

    正确答案:A,B,D,E

  • 第8题: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 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二十六)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  与我国相同,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问题】  “给定资料”提到: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要求:分析透彻,语言流畅,层次清楚,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具体表现在:
    (1)我国人口众多,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这不仅会造成经济资源紧张,且会增加被别国控制的筹码,更易受外力打击。因此我国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避免粮食危机;
    (2)我国粮食形势是“人增、地减、粮紧”,耕地、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故需要大范围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实现粮食增产;
    (3)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稳,供求关系偏紧,现代化进程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考虑,农业也不容有丝毫闪失。解决上述问题根本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4)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必须依靠科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科技创新贷款的支持重点()。
    A

    现代种业

    B

    高端农机装备

    C

    纺织

    D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目前我国哪些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A

    作物育种

    B

    杂种优势利用

    C

    花药培养

    D

    转基因作物应用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
    A

    50%-60%

    B

    20%-30%

    C

    70%-80%

    D

    5%-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世纪以来9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
    材料1:9个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了城乡社会一体 化发展。
    材料2: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2012年5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 报告称,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进行计算,截至2008 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150年,与美国相差108年,与韩国相差36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约为美国和日本的1%。至此,中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一条腿长”(谷物单产高)和“一条腿短”(劳动生产率低)的尴尬境地。尤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材料3: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材料1反映了我们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这种重视具体体现在:

    A.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三农”工作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C.中国共产党以文件的形式指导“三农”工作,加快了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
    D.以农业发展作为龙头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答案:A,C
    解析:
    材料1主要体现的是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气农发展的重视与指导意义,B项是党重视三农工作的原因,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C。

  • 第1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重大发展,其中,创新水稻育种理论,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 )

      A.李四光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袁隆平


    答案:D
    解析:
    D【解析】题干所指的是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

  • 第15题: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科技创新贷款的支持重点()。

    • A、现代种业
    • B、高端农机装备
    • C、纺织
    • D、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措施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什么指导和借鉴作用?


    正确答案:1、遵循市场规律。
    2、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3、要加大农业环保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要改革管理机构和体制。全方位发挥市场功能,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而不是支配。

  • 第17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能够以占世界()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 A、5%
    • B、7%
    • C、9%
    • D、11%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这是因为() ①农业科技创新能彻底否定传统农业的优势 ②农业科技创新更具有权威性 ③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技术工具 ④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突破传统农业局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

    •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

    • A、50%-60%
    • B、20%-30%
    • C、70%-80%
    • D、5%-10%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中国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目前我国哪些方面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 A、作物育种
    • B、杂种优势利用
    • C、花药培养
    • D、转基因作物应用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A

    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B

    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C

    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D

    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四十九)  【给定资料】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重视农业科技的优良传统,很早就发明了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技术,这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5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的20%提高到4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  与我国相同,世界各国均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来看,美国、俄罗斯等人少地多的国家,大力发展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劳动力替代技术,走劳动力节约的发展道路;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力发展资源替代技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英国、德国等人地比例中等的国家,既用机械替代劳动力,也用生物、化学技术弥补土地的不足,走综合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道路。无论哪种发展形式,各国无一例外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战略,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现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平均达到70%以上。  【问题】  “给定资料”提到: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请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要求:分析透彻,语言流畅,层次清楚。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具体表现在:
    (1)我国人口众多,部分农产品需要依赖进口,这不仅会造成经济资源紧张,且会增加被别国控制的筹码,更易受外力打击。因此我国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避免粮食危机。
    (2)我国粮食形势是“人增、地减、粮紧”,耕地、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故需要大范围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以支撑粮食增产。
    (3)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稳,供求关系偏紧,现代化进程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考虑,农业也不容有丝毫闪失。解决上述问题根本在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4)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具体任务。

    正确答案: (1)科技推广工作要取得重大突破;
    (2)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3)乡镇企业科技大幅度提高;
    (4)造就一支高效、精干、国际一流的农业科技队伍;
    (5)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农民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Practice 1  在农业科技领域中,中国正逐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科技进步对中国农业的贡献比率从1949年的20%增加到42%。农业科技部门在生物科技、高新科技和基础研究、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花粉培养、单倍体繁殖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线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的繁殖和体现集约耕种的多谷物套种技术也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在利用杂交豆类的优点方面,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从1949年,中国农业科学家们已培养了40余种农作物,5000种高产、质优、抵抗力强的新品种和新混合作物。主要农作物的品种已历经四到五代新产品了。一般而言,一代新产品将会增产10%——30%。现在,农作物产量从1950年每公顷l.16吨增加到4. 0吨,增产了2.8倍。

    正确答案: 参考译文
    In the sphe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to agriculture, China year-by-year narrows the gap between its performance and that of the advanced countrie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China’s agriculture has increased from 20 percent in 1949 to 42percent. Agricultural sci-tech department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biotechnology,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and basic research,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lant cells and tissues, anther culture, haploid breeding and the research on its application have reached the world’s advanced level. Bilinear hybrid rice, hybrid corn breeding, and multi-crop planting technologies featuring intensive cultivation have reached or approached the world’s advanced level. In addition,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making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hybrid beans. Since 1949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have cultivated more than 40 varieties of crops, and 5,000 high-yield, excellent-quality and strong-resistant new varieties and new combinations. The varieties of major crops have witnessed four to five renewals. In general, one renewal results in an increase of 10 percent to 30 percent in output. At present, the yield of crops has increased to 4.40 tons per ha from 1.16 tons per ha in 1950, or a growth of 3.8 times.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