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可保护病毒
第1题:
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B、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D、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E、可保护病毒
第2题:
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E、可保护病毒
第3题:
第4题:
关于丁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第5题:
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
第6题:
对病毒包膜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衣壳由壳粒构成
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第8题:
脂溶剂灭活所有病毒
紫外线对病毒影响不大
包膜病毒比无包膜病毒耐热
37℃不会灭活病毒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第9题: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表面凸起称为壳微粒
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可保护病毒
第10题:
核酸为RNA
包膜主要为HBsAg
是缺陷病毒
常与HBV共同感染
症状较轻
第11题:
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可保护病毒
第12题:
可以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可以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RNA可以携带遗传信息
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第13题:
A. 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和多糖
B. 膜上刺突与吸附有关
C. 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D. 肠道病毒多有包膜
E. 包膜保护病毒
第14题: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电镜下可见3种颗粒形态
B.完整病毒称为Dane颗粒
C.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
D.主要经血液或注射传播
E.有包膜RNA病毒
第15题:
关于丁型肝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第17题: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19题:
病毒呈球形
核酸为单链RNA
在细胞中增殖后引起细胞病变
无包膜
第20题:
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
裸露的核衣壳即简单的病毒结构
衣壳由壳微粒构成
各种病毒壳微粒数量相等
有包膜病毒包膜上可有刺突
第21题:
核酸为RNA
包膜主要是HbsAg
是缺陷病毒
常与HBV共同感染
症状较轻
第22题:
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类
表面突起称为壳粒
可保护病毒
包膜的成分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
具有免疫原性
第23题:
对脂溶剂敏感
表面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
具有病毒种,型抗原特异性
其化学组成与宿主细胞膜完全相同
可保护病毒
第24题:
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能和宿上细胞膜融合,利于病毒穿入
能保护病毒
除去包膜后病毒仍可保持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