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不正确的是()A 后前立位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B 后前立位能观察产生气液平面的病理改变C 后前立位肩胛骨易投影肺野之内D 后前位心脏放大率小,肺野相对被遮盖少E 后前位肋间隙增宽,肺野展现宽广

题目
单选题
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不正确的是()
A

后前立位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

B

后前立位能观察产生气液平面的病理改变

C

后前立位肩胛骨易投影肺野之内

D

后前位心脏放大率小,肺野相对被遮盖少

E

后前位肋间隙增宽,肺野展现宽广


相似考题
更多“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不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析胸部体层摄影片时应注意哪些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 分析胸部体层照片与分析平片不同。球管摆角的大小、取层的厚度、球管移动的方向、曝光时间的长短等条件对X线影像均产生影响。
    (1)体层的厚度与球管摆角的大小有关,摆角愈大,层的厚度愈小;摆角愈小,层的厚度愈大。因此,如在摆角较大的情况下取层间隔过厚,则中间可有部分组织部成像;如果摆角较小而取层间隔过薄,则所断的两个断面所见相似。
    (2)球管直线移动体层摄影比单纯摄影曝光时间可多10倍或10倍以上,因而受心脏或肺部活动的影响较大。又因胶片距被照层较远,影像的清晰度亦较差。
    (3)与球管移动方向成直角的结构,因无残影而影像清楚,与球管移动方向平行的结构,因有残影而影像不清楚。
    (4)在人体长轴与球管移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所摄的胸部正位体层片上,上下走行的血管影比实际长,大血管尤为明显。
    此外,还应了解多方向轨迹(椭圆轨迹、圆轨迹、螺旋轨迹、正弦线轨迹、内摆线轨迹等)体层摄影片与直线轨迹体层摄影片各自的特点。
    一般认为,前者的效果要由于后者。实验表明,直线轨迹体层摄影对目的层外影像的抹消不均匀,所形成的影像不是一个单纯的断面像,而是包括目的层面及其上、下与X线管移动方向一致(或接近一致)的物体的混合像,而且一张照片上各部分的体层厚度不均匀。多方向轨迹体层摄影对目的层外影像的抹消比较均匀,目的层面显示比较清楚,但可形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假像。这种假像常出现于椭圆轨迹和圆轨迹,而在螺旋轨迹和内摆线轨迹较少出现。Littleton氏把摆角15度直线、摆角30度直线、三螺旋和内摆线这四种轨迹的体层片与冷冻尸体的目的层面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多方向轨迹的体层片精确的反映了解剖平面,而直线轨迹体层片所反映的并非是一个层面影像,不能真实地反映目的层面的
    解剖结构,而显示的血管影像总是明显地多于实际结构。直线轨迹体层摄影虽有抹消不均之缺点,但亦有可取之处,即当层外结构的排列与X线管移动方向垂直时,所产生图像是十分均匀的,这就是支气管体层摄影时常采用横向(人体长轴与球管摆动方向垂直)的原因。直线轨迹所产生的晕残影是与球管运动方向一致的线状阴影,比较易于识别分析,而且不出现多方向轨迹可能引起的假像。此外,直线轨迹所需的曝光时间较短,这对于不能屏住呼吸的重症病人和不能合作的儿童来说是一个重要优点。在分析体层片时,上述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否则可能将正常影像误认为病变,或将病变看错。

  • 第2题:

    简述硒探测系统在胸部X射线摄影技术的应用。


    正确答案:硒探测器系统的基本元素为影像接收器,由一个蒸发涂布有薄层光电导体〈无定形硒)的传导基质〈一般为铅〉所构成。采用它作为常规胸部X射线摄影,影像间断地有记忆伪影。

  • 第3题:

    在胸部X线诊断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肺结核一前弓位摄影
    • B、中叶综合征一侧位摄影
    • C、左心室增大一左前斜位摄影
    • D、液气胸一卧位摄影
    • E、肺气肿一呼气时摄影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管电压胸部摄影电压应采用高电压,理由是:
    ①可以减少纵隔、横膈与肺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异;
    ②可增加与心脏、纵隔、横隔重叠的肺组织影像的显示能力;
    ③可抑制肋骨与肺野的对比,使肺纹理能从肺门到末梢连续追踪,突出与肋骨相重叠的肺部病变;
    ④有助于均衡胸部照片中各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在不破坏肺野影像的同时,能“看穿”致密的纵隔、心影、横膈后的肺纹理信息,呈现一种“概观摄影”的效果。
    2.滤线栅是胸部高电压摄影的前提条件。
    3.在高电压摄影的使用中,必须建立自动曝光控制和最短响应时间的概念。
    4.专用屏-片系统的选择结合胸部高电压摄影的特点,应选择大宽容度的而且是具有扁平颗粒技术的屏-片系统,相对感度在400。5.X线的有效能量胸部高电压摄影应采用三相六脉冲的X线发生装置。这样X线有效
    能量会更高一些,更稳定一些,彼此也更接近一些。

  • 第5题:

    胸部摄影条件的选择,下述错误的是( )

    • A、选择180cm的摄影距离
    • B、选择0.05~0.01s的摄影时间
    • C、选择100~125kV的高电压摄影技术
    • D、同厚度的桶状胸与正常人胸部摄影相比要适当增加曝光条件
    • E、要考虑胸部疾患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单选题
    在胸部X线诊断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液气胸—卧位摄影

    B

    肺结核—前弓位摄影

    C

    左心室增大—左前斜位摄影

    D

    中叶综合征—侧位摄影

    E

    肺气肿—呼气时摄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液气胸应行立位摄影以显示气液平面。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胸部后前位摄影成像技术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体摄影架

    B

    标准焦点值≤1.3

    C

    FFD:180cm

    D

    曝光时间<50ms

    E

    摄影管电压为125kVp


    正确答案: E
    解析:
    曝光时间<20ms。

  • 第8题:

    单选题
    胸部摄影的摄影距离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患者胸部照片复查,应尽力确保照片密度的一致性

    B

    曝光时间要短

    C

    常规采取后前立位

    D

    观察气管分叉部应采用低电压摄影技术

    E

    高电压摄影技术可扩大观察范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观察肺实质与肺纹理对比应采用高千伏摄影。

  • 第10题:

    问答题
    分析胸部体层摄影片时应注意哪些技术问题?

    正确答案: 分析胸部体层照片与分析平片不同。球管摆角的大小、取层的厚度、球管移动的方向、曝光时间的长短等条件对X线影像均产生影响。
    (1)体层的厚度与球管摆角的大小有关,摆角愈大,层的厚度愈小;摆角愈小,层的厚度愈大。因此,如在摆角较大的情况下取层间隔过厚,则中间可有部分组织部成像;如果摆角较小而取层间隔过薄,则所断的两个断面所见相似。
    (2)球管直线移动体层摄影比单纯摄影曝光时间可多10倍或10倍以上,因而受心脏或肺部活动的影响较大。又因胶片距被照层较远,影像的清晰度亦较差。
    (3)与球管移动方向成直角的结构,因无残影而影像清楚,与球管移动方向平行的结构,因有残影而影像不清楚。
    (4)在人体长轴与球管移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所摄的胸部正位体层片上,上下走行的血管影比实际长,大血管尤为明显。
    此外,还应了解多方向轨迹(椭圆轨迹、圆轨迹、螺旋轨迹、正弦线轨迹、内摆线轨迹等)体层摄影片与直线轨迹体层摄影片各自的特点。
    一般认为,前者的效果要由于后者。实验表明,直线轨迹体层摄影对目的层外影像的抹消不均匀,所形成的影像不是一个单纯的断面像,而是包括目的层面及其上、下与X线管移动方向一致(或接近一致)的物体的混合像,而且一张照片上各部分的体层厚度不均匀。多方向轨迹体层摄影对目的层外影像的抹消比较均匀,目的层面显示比较清楚,但可形成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假像。这种假像常出现于椭圆轨迹和圆轨迹,而在螺旋轨迹和内摆线轨迹较少出现。Littleton氏把摆角15度直线、摆角30度直线、三螺旋和内摆线这四种轨迹的体层片与冷冻尸体的目的层面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多方向轨迹的体层片精确的反映了解剖平面,而直线轨迹体层片所反映的并非是一个层面影像,不能真实地反映目的层面的
    解剖结构,而显示的血管影像总是明显地多于实际结构。直线轨迹体层摄影虽有抹消不均之缺点,但亦有可取之处,即当层外结构的排列与X线管移动方向垂直时,所产生图像是十分均匀的,这就是支气管体层摄影时常采用横向(人体长轴与球管摆动方向垂直)的原因。直线轨迹所产生的晕残影是与球管运动方向一致的线状阴影,比较易于识别分析,而且不出现多方向轨迹可能引起的假像。此外,直线轨迹所需的曝光时间较短,这对于不能屏住呼吸的重症病人和不能合作的儿童来说是一个重要优点。在分析体层片时,上述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否则可能将正常影像误认为病变,或将病变看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管电压胸部摄影电压应采用高电压,理由是:
    ①可以减少纵隔、横膈与肺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异;
    ②可增加与心脏、纵隔、横隔重叠的肺组织影像的显示能力;
    ③可抑制肋骨与肺野的对比,使肺纹理能从肺门到末梢连续追踪,突出与肋骨相重叠的肺部病变;
    ④有助于均衡胸部照片中各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在不破坏肺野影像的同时,能“看穿”致密的纵隔、心影、横膈后的肺纹理信息,呈现一种“概观摄影”的效果。
    2.滤线栅是胸部高电压摄影的前提条件。
    3.在高电压摄影的使用中,必须建立自动曝光控制和最短响应时间的概念。
    4.专用屏-片系统的选择结合胸部高电压摄影的特点,应选择大宽容度的而且是具有扁平颗粒技术的屏-片系统,相对感度在400。5.X线的有效能量胸部高电压摄影应采用三相六脉冲的X线发生装置。这样X线有效
    能量会更高一些,更稳定一些,彼此也更接近一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胸部摄影的技术要点,不正确的是()

    • A、后前立位能正确反映胸部脏器的确切形态
    • B、后前立位能观察产生气液平面的病理改变
    • C、后前立位肩胛骨易投影肺野之内
    • D、后前位心脏放大率小,肺野相对被遮盖少
    • E、后前位肋间隙增宽,肺野展现宽广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胸部后前位成像技术标准中哪项不正确()

    • A、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 B、标称焦点值:≤1.3
    • C、FFD://180cm
    • D、摄影管电压:125kV
    • E、曝光时间:>20ms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曝光时间要短
    • B、常规采用后前立位
    • C、采用低电压摄影技术
    • D、高电压摄影可扩大显示范围
    • E、多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图象处理技术在胸部摄影检查中的应用包括()、()、()、()、()、气管和支气管病变、软组织、胸部体层摄影、胸部床边摄影


    正确答案: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膜病变、胸廓的骨骼病变

  • 第16题:

    简述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包括:(1)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2)操作方法为:左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处,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3)按压时要有一定的力度(深度4~5cm),且每次要在胸廓完全回缩后再行下一次按压。(4)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均等。(5)按压速率为100次/分。(6)胸部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按该比率。(7)持续不间断的按压能提高主动脉平均压,并可使脑部、心脏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量增加。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按压间断的次数。以30次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每5个周期判断脉搏1次(或每2min检查心电监测1次)。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包括:(1)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2)操作方法为:左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处,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3)按压时要有一定的力度(深度4~5cm),且每次要在胸廓完全回缩后再行下一次按压。(4)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均等。(5)按压速率为100次/分。(6)胸部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按该比率。(7)持续不间断的按压能提高主动脉平均压,并可使脑部、心脏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量增加。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按压间断的次数。以30次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每5个周期判断脉搏1次(或每2min检查心电监测1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胸部摄影条件选择的特点,错误的是(  )。
    A

    选择180cm的摄影距离

    B

    选择0.05~0.01s的摄影时间

    C

    选择100~125kVp的高电压摄影技术

    D

    同厚度的桶状胸比一般型的要增加摄影条件

    E

    要考虑胸部疾患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E
    解析:
    同厚度的桶状胸一般多由于肺气肿造成,所以应减少摄影条件。

  • 第19题:

    单选题
    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曝光时间要短

    B

    常规采用后前立位

    C

    采用低电压摄影技术

    D

    高电压摄影可扩大显示范围

    E

    多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胸部后前位成像技术标准中哪项不正确()
    A

    摄影装置:带有静止或活动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B

    标称焦点值:≤1.3

    C

    FFD://180cm

    D

    摄影管电压:125kV

    E

    曝光时间:>20ms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胸部摄影条件的选择,下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180cm的摄影距离

    B

    选择0.05~0.01s的摄影时间

    C

    选择100~125kV的高电压摄影技术

    D

    同厚度的桶状胸与正常人胸部摄影相比要适当增加曝光条件

    E

    要考虑胸部疾患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