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热凝基托材料如果不按常规程序进行热处理,可能出现大气泡,其原因为
A、压力不足
B、充填太迟
C、充填太早
D、热处理时间太长
E、升温太快,或太高
第2题:
热凝基托材料如果不按常规程序进行热处理,可能出现圆形大气泡,其原因为
A、压力不足
B、充填太迟
C、充填太多
D、升温太快
E、热处理时间太长
第3题:
热凝塑料要求
A.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塑料易产生散在性气泡
C.热处理的时间越长,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呈正比
D.热处理的温度为120~130℃
E.热处理的温度为103℃
第4题:
热凝塑料常用热处理方法是
A.水浴热聚法
B.气压聚合法
C.微波聚合法
D.自凝成形法
E.可见光固化法
第5题:
将义齿蜡型装盒、填胶、热处理后开盒发现塑料未完全结固,再重新煮沸,维持半小时,塑料结固,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
A、加热时间不足
B、调拌塑料比例不当
C、热凝牙托粉和自凝单体调和引起
D、填塞过早引起
E、塑料填塞不足引起
第6题:
热凝塑料热处理的时间越长
A.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出现散在性小气泡
C.120~130℃
D.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呈正比
E.100.3℃
第7题:
气压聚合法的水温要求是
A.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塑料易产生散在性气泡
C.热处理的时间越长,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成正比
D.热处理的温度为120~130℃
E.热处理的温度为103℃
第8题:
第9题:
桥体的龈面材料最好适用()。
第10题:
男,58岁。因工作需要,拔牙后半个月即作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三个月,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如不重新修复,最佳处理方法是()
第11题:
加热时间不足
调拌塑料比例不当
热凝牙托粉和自凝单体调和引起
填塞过早引起
塑料填塞不足引起
第12题:
热处理温度不够
热处理时间过长
热处理时升温过快
塑料充填过多
塑料充填不足
第13题:
基托内出现圆形大气泡是因为( )。
A、塑料充填不足
B、塑料充填过多
C、热处理时升温过快
D、热处理时间过长
E、热处理温度不够
第14题:
塑料的充填期适当时
A.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塑料易产生散在性气泡
C.热处理的时间越长,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呈正比
D.热处理的温度为120~130℃
E.热处理的温度为103℃
第15题:
自凝塑料在常温常压下聚合
A.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塑料易产生散在性气泡
C.热处理的时间越长,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呈正比
D.热处理的温度为120~130℃
E.热处理的温度为103℃
第16题:
热凝塑料基托变形的原因,险工
A、开盒过早
B、水浴加热时间过长
C、基托厚薄不匀
D、装盒压力过大
E、在橡胶期填塞塑料
第17题:
热凝塑料基托变形的原因,除了
A、开盒过早
B、热处理时间过长
C、基托厚薄不匀
D、装盒压力过大
E、在橡胶期填塞塑料
第18题:
塑料的充填期适当时
A.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塑料内残留单体越少
B.塑料易产生散在性气泡
C.热处理的时间越长,使塑料聚合收缩与单体量成正比
D.热处理的温度为120~130℃
E.热处理的温度为103℃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常用低合金钢焊后为避免裂纹进行后热处理时,后热的温度越高,所需要的后热处理时间()。
第22题:
第23题:
塑料充填不足
塑料充填过多
热处理时升温过快
热处理时间过长
热处理温度不够
第24题:
开盒过早
热处理时间过长
基托厚薄不匀
装盒压力过大
在橡胶期填塞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