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mm
0.3mm
0.4mm
0mm
0.6mm
第1题:
人工牙的咬合关系
颌位关系是否正确
基托边缘伸展位置
基托的稳定性
人工牙的排列位置
第2题:
最理想的材料是高度抛光的金属
金瓷结合线应设置于牙槽嵴顶位置
与缺牙区牙槽嵴舌侧接触面积应尽量减小
与缺牙区牙槽嵴接触面积应尽量增大
与缺牙区牙槽嵴应形成紧压接触
第3题:
瓷层断裂
底冠变形
底冠断裂
瓷层变形
瓷层气泡
第4题:
0.7mm
0.8mm
0.9mm
1.0mm
1.2mm
第5题:
全金属型
金属基托型
金属冠桥型
金属支架型
网状加强型
第6题:
第7题:
牙冠大部分缺损
缺损涉及龈下,牙根有足够长度,龈缘切除术能暴露缺损牙者
缺损大于根1/3者
唇向或舌向扭转牙
牙冠变色影响美观者
第8题:
固位是指义齿对抗水平移位和转动的力量
固位力与基托面积成反比
唾液的黏稠度越低义齿的固位越好
基托的边缘封闭越好固位也越好
黏膜的厚度越小义齿的固位也越好
第9题:
粘接面积
被粘接面的状况
粘接剂调合的粉液比不当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
牙体预备少
第10题:
平行研磨仪
模型观测台
转移杆
垂直分析杆
研磨车针
第11题: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12题:
去除龋坏腐质
洞壁制备倒凹
洞缘制备斜面
固位力不足应利用辅助固位形
邻面可做片切形
第13题:
生物相容性更高
材料化学稳定性更高
铸造精密度更好
备牙量要求较少
以上均是
第14题:
过敏性痛
自发性痛
咬合痛
龈炎
修复体松动
第15题:
第一类第二亚类
第二类第一亚类
第二类第二亚类
第三类第一亚类
第三类第二亚类
第16题:
将模型用清水浸透并保持淋湿状态
模型不要浸泡
模型越干燥越好
模型用清水浸透后取出用毛巾擦干
模型浸泡时间越长越好
第17题:
漂白治疗
冠修复
直接树脂充填
牙面打磨抛光
拔除严重着色牙后义齿修复
第18题:
1.Omm
1.5mm
2.5mm
2.0mm
3.0mm
第19题:
延长桩冠的长度
减小根管壁锥度
增加粘结剂稠度
增加桩冠与根管壁的密合度
以上都可以增强桩冠的固位
第20题:
全冠牙合面接触点应多于余留邻牙
全冠牙合面有2个以上的接触点
全冠牙合面咬合点的分布应基本位于牙长轴的两侧,承受的牙合力尽量平衡
A+B+C
B+C
第21题:
将人工牙排在无牙颌的牙槽嵴顶
将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的舌侧
将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的腭侧
将上后牙排在牙槽嵴颊侧,下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顶
以上均可
第22题:
第23题:
调牙合缓冲
重衬
重做
不处理
组织面缓冲处理
第24题:
邻面片切面的唇1/3
邻面片切面的中1/3
邻面片切面的舌1/3
邻面片切面的唇中1/3交界处
邻面片切面的舌中1/3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