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发热
无发热或身热不扬
寒热往来
壮热
以上都不是
第1题:
茵陈蒿汤用于治疗
A.阳黄湿热并重
B.阳黄热重于湿
C.急黄
D.阳黄湿重于热
E.阴黄寒湿阻滞
第2题:
茵陈蒿汤治疗
A.阳黄湿热并重
B.阳黄热重于湿
C.急黄
D.阳黄湿重于热
E.阴黄寒湿阻滞
第3题:
下列哪项是茵陈四苓散治疗黄疸的适应证型
A.急黄
B.阴黄
C.阳黄热重于湿
D.湿热留恋,余邪未清证
E.萎黄
第4题:
第5题:
阳黄的湿重于热型的发热特点是()。
第6题:
患者男,17岁,3天前突然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烦躁,恶心欲吐,小便短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属于何种类型黄疸().
第7题:
黄疸初起,白睛微黄,小便黄,脘腹满闷,纳差泛恶,伴恶寒发热,头身重痛,困倦乏力,舌苔薄腻微黄,脉浮弦或弦数,此属阳黄证的
第8题:
余某,女性,21岁。3天来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闷,口干而苦,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诊断是()
第9题:
热重于湿阳黄
急黄
寒湿阻遏阴黄
萎黄
湿重于热阳黄
第10题:
恶寒发热
无发热或身热不扬
寒热往来
壮热
以上都不是
第11题:
黄疸(阳黄)湿重于热证
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证
黄疸(阳黄)疫毒炽盛证
黄疸(阳黄)胆腑郁热证
黄疸(阴黄)脾虚湿滞证
第12题:
急黄
阳黄湿重于热
阳黄热重于湿
阳黄湿热并重
阴黄
第13题:
临床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法治的黄疸证型是
A.急黄
B.阳黄湿重于热
C.阳黄热重于湿
D.阳黄湿热并重
E.阴黄
第14题:
患者,女,21岁。3天来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闷,口干而苦,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其诊断是
A、黄疸(阳黄),湿重于热证
B、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证
C、黄疸(阳黄),疫毒炽盛证
D、黄疸(阳黄),胆腑郁热证
E、黄疸(阴黄),脾虚湿滞证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哪项是茵陈四苓散治疗黄疸的适应证型()
第18题:
阳黄之热重于湿的主要证候是()
第19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腹胀纳少,神疲畏寒,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诊断为黄疸。其证候是()
第20题:
阳黄中湿重于热者,若迁延失治,可转为阴黄。
第21题:
阳黄热重于湿用茵陈蒿汤
阴黄寒湿阻滞用实脾饮
阳黄以清热利湿为主
阴黄以温化寒湿之法为治
阳黄湿重于热用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第22题:
第23题:
阴黄,寒湿阻遏
阴黄,脾虚血亏
阳黄,湿重于热
阳黄,热重于湿
阳黄,湿热中阻
第24题:
阳黄湿热并重
阳黄热重于湿
急黄
阳黄湿重于热
阴黄寒湿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