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温度保持在36~37℃
口腔内pH比较稳定,平均为6.7~7.2
口腔内营养充足
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
细菌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
第1题:
A.带电源口腔器械
B.精密复杂器械
C.牙科小器械
D.以上均可
第2题:
使用抗生素时易使口咽部(口腔)菌群发生变化,菌群主要变化特点可为 ( )
A、细菌总量减少
B、细菌种类多样性增加
C、细菌种类减少
D、阳性球菌减少明显
E、细菌总量增加
第3题:
A、口腔、鼻腔与外界相通细菌易进入
B、口鼻腔及上颌窦等处温度、湿度都适合细菌繁殖
C、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感染易扩散局部抗感染能力弱
D、上呼吸道感染可顺淋巴引流途径扩散
E、汗腺、毛囊、皮脂腺也是细菌聚居的场所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原燃料强度变差,粉末多,矿石种类复杂,化学成分波动大,特别是含钾、钠等碱金属有害元素多,是造成高炉结瘤的主要原因。
第7题:
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是()
第8题: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宿主因素()
第9题:
细菌总量减少
细菌种类多样性增加
细菌种类减少
阳性球菌减少明显
细菌总量增加
第10题:
患者的姓名
患者的职业
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患者的口腔情况
以上都对
第11题:
牙发育畸形
偏食营养不良
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
第12题:
抗体
中性白细胞
细菌
唾液蛋白质
溶菌酶
第13题:
下列哪项是主诉的内容
A、患看的姓名
B、患者的职业
C、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D、患者的口腔情况
E、患者的年龄
第14题: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
A.活性易变
B.沉积再生
C.种类多样
D.来源局限
E.扩散复杂
第15题:
A、唾液的缓冲能力
B、氧化还原电势(Eh)
C、细菌发酵糖类
D、摄入食物的种类
E、唾液中蛋白质的种类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具有下列特点()。
第19题:
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第20题:
关于真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21题:
形体微小
结构复杂
种类繁多
培养容易
第22题:
口腔内温度保持在36~37℃
口腔内pH比较稳定,平均为6.7~7.2
口腔内营养充足
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
细菌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
第23题: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pH值
丰富的营养
不同的Eh
唾液成分多样化
第24题:
口腔、鼻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易进入
口鼻腔及上颌窦等处温度、湿度都适合细菌繁殖
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感染易扩散,局部抗感染能力弱
上呼吸道感染可顺淋巴引流途径扩散
汗腺、毛囊、皮脂腺也是细菌寄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