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2011年5月1日始,醉酒驾车作为刑事案件处理。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始,醉酒驾车作为刑事案件处理。
A

B


相似考题
更多“2011年5月1日始,醉酒驾车作为刑事案件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派出所民警刘某酒后驾车发生追尾。经检测,刘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17mg/100ml,属于醉酒驾车,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刘某醉酒驾车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应给予刘某的处分是

    A.警告
    B.撤职
    C.记过
    D.开除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二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2题:

    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 )mg

    A.20
    B.60
    C.80
    D.100

    答案:C
    解析:
    在《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中规定: (1)饮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小于80mg。
    (2)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 。

  • 第3题: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醉酒驾车的判定标准是: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毫克则被定性为醉酒驾车。


    正确答案:80

  • 第5题:

    办理刑事案件中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行政处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的根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醉酒驾车的定性和处理。


    正确答案: (1)《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了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上述修正,醉酒驾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2)《刑法修正案(八)》公布之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酒驾车行为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主要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高法"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统一认识后,还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以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对于判断过失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交通肇事罪而言是适合的,但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言,则不合适。因为后者是故意犯罪,而且在法理上属于典型的危险犯,即只要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应当构成犯罪。危险犯是不需要行为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的,存在对法益侵害的实际危险就应当构成犯罪。
    (3)对于醉酒驾车造成伤亡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没有醉酒的人驾车会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导致肇事,这没什么争议。而醉酒的人驾车则不同,因为其明知酒后驾车行为能力减弱,影响正常驾驶技术的发挥,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此时其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任何防止事故发生措施的前提下继续驾车行驶就有放任的故意,因此,醉酒驾车的行为应是一种间接故意的行为。
    综上,醉酒驾车行为本身,对公共安全具有威胁。对于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如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和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以交通肇事罪认定相比,具有定罪量刑上的矛盾和不协调。为了保证法律的效果和可操作性,以及我国刑法体系的协调性,《刑法修正案(八)》对于醉酒驾车的行为单独定罪,并设置的相对较轻的法定刑,既保持了对醉酒驾车行为的刑法规制,又保持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协调统一。

  • 第7题:

    饮酒驾车及醉酒驾车: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醉酒驾车: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mg/100ml。


    正确答案:80

  • 第9题:

    问答题
    《刑法》修正案对醉酒驾车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假售假、电信诈骗、醉酒驾车等不法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正确答案:
    在“把”字后加上“打击”二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作为犯罪加以规定,关于醉酒驾车,说法正确的是()。
    A

    饮酒、驾车是公民的权利,不应规定为犯罪

    B

    公民有保障公共安全、保证他人生命安全的义务,因此酒后不能驾车

    C

    惩治酒后驾车表明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岗位值班期间应严密注视车辆情况和驾驶员的行为,若遇醉酒驾车者应立即(),并报告领班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A

    报警

    B

    劝阻

    C

    警告

    D

    扣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李某驾驶车辆从A省汽车客运站开出,当大客车在B省境内行驶至某路段发生追尾,后经道路司法鉴定所对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检验的结果为40mg/100ml,李某的行为属于( )

    A.饮酒驾车
    B.醉酒驾车
    C.疲劳驾车
    D.正常驾车

    答案:A
    解析:
    酒后驾车行为管理法规在《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规定:(1)饮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小于80mg。(2)醉酒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

  • 第14题:

    驾驶员饮酒,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为醉酒驾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机动车司机如果醉酒后驾车,发现一次要扣()分。

    • A、12 
    • B、6 
    • C、3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2011年5月1日始,醉酒驾车作为刑事案件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岗位值班期间应严密注视车辆情况和驾驶员的行为,若遇醉酒驾车者应立即(),并报告领班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交通意外事故。

    • A、报警
    • B、劝阻
    • C、警告
    • D、扣留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 A、醉酒驾车
    • B、清醒驾车
    • C、饮酒驾车
    • D、一般驾车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刑法》修正案对醉酒驾车的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

  • 第20题:

    醉酒驾车或酒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或社会不良影响等严重后果。给予直接责任人()处分

    • A、警告至记过
    • B、开除
    • C、警告
    • D、记过至留用察看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敲诈勒索近亲属的财务,获得谅解的,一般不认为是犯罪;认定为犯罪的,应当酌情从宽处理

    C

    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D

    我国《刑法》将犯罪分为十大类,每一类犯罪又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罪名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人体酒精检验的单位是以"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占有多少毫克"来计算的.我国饮酒驾车和醉酒后驾车的标准是()
    A

    酒精含量20毫克(含)/百毫升以下,即为饮酒驾车

    B

    酒精含量20毫克(含)/百毫升以上,即为饮酒驾车

    C

    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含)/百毫升以上,即为醉酒驾车

    D

    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含)/百毫升以下,即为醉酒驾车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醉酒驾车的定性和处理。

    正确答案: (1)《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了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上述修正,醉酒驾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2)《刑法修正案(八)》公布之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醉酒驾车行为造成实际危害结果的主要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高法"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统一认识后,还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以法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对于判断过失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交通肇事罪而言是适合的,但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言,则不合适。因为后者是故意犯罪,而且在法理上属于典型的危险犯,即只要行为人实施的客观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应当构成犯罪。危险犯是不需要行为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的,存在对法益侵害的实际危险就应当构成犯罪。
    (3)对于醉酒驾车造成伤亡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没有醉酒的人驾车会由于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导致肇事,这没什么争议。而醉酒的人驾车则不同,因为其明知酒后驾车行为能力减弱,影响正常驾驶技术的发挥,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此时其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没有任何防止事故发生措施的前提下继续驾车行驶就有放任的故意,因此,醉酒驾车的行为应是一种间接故意的行为。
    综上,醉酒驾车行为本身,对公共安全具有威胁。对于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如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和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以交通肇事罪认定相比,具有定罪量刑上的矛盾和不协调。为了保证法律的效果和可操作性,以及我国刑法体系的协调性,《刑法修正案(八)》对于醉酒驾车的行为单独定罪,并设置的相对较轻的法定刑,既保持了对醉酒驾车行为的刑法规制,又保持了我国刑法体系的协调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