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题材
B、立意
C、体式
D、语言形式
第2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观点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贫穷的农夫一直为自己没有鞋子穿而感到苦恼,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他才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正确的是()
第7题:
下列哪项不符合参考文献(文献来源于期刊)的格式?()
第8题:
阅读有关文本赏鉴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是作者经过反复的推敲琢磨而来的,往往能概括文章内容或者是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穷人》这篇课文用“穷人”为题,但是读完全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却从未出现“穷”的字眼。但是,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又会发现文中的人物是极其贫穷的。正是用物质的“穷”来反衬桑娜、渔夫形象的高大,精神的高尚,灵魂的高贵,这也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文章题目作用的赏析,需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初读,借助题目产生阅读期待,然后细读文章,之后结合内容体会题目的作用:对表现文章主旨、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在吸引读者方面的作用。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9题:
文章的主题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书是作者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大不可__________,也不能妄加猜测,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作者之上,把自己的价值观带入阅读之中,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体会、寻章摘句
B.尊重、断章取义
C.揣摩、生吞活剥
D.挖掘、牵强附会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引文偶合是指()
第19题:
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为《夏感》一课设计的几个问题,阅读并回答问题。问题一:文章题目叫夏感,找出文中集中表现作者对夏天感受的一个句子。追问:作者赞美的夏天是怎样一个夏天呢?文章中哪里可以看出,如何体会?问题二:一般夏天是绿色的或深绿色的,那作者为什么用"金黄"这个词语来形容夏天呢?追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人们的繁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问题三:在作者眼里,夏天是热烈、紧张、急促的,作者要赞美它们什么呢?问题四:作者既赞美了自然之夏,也赞美了生命之夏。在文章中,又写到了"扑打扑打"与"快割快割"。据此,作者还要赞美什么?请认真阅读以上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理论进行评析。
第20题:
下列护理科研论文的参考文献(期刊)的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第21题:
写作的综合性表现在()。
第22题:
第23题:
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
文献题目.作者.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
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具体页码.年份
第24题:
序号作者名,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年,卷(期):起止页
序号,作者名,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年,卷(期):起止页
序号作者名,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年,卷(期):起止页
序号作者名.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年,卷(期):起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