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算法
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
高分辨率算法
标准算法
低通滤过加权算法
第1题: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显示
第3~7颈椎及第1胸椎显示于照片正中
下颌骨显示于第2、3颈椎间隙高度
颈椎骨质、椎间隙显示清晰,颈椎关节不应在正位显示
第一肋骨及颈旁软组织包括在照片内
第2题:
常规应使用滤线栅
前后位为常规位置
侧位为非常规位置
摄影前可清洁灌肠
胎儿检查最为常用
第3题:
脑室
大脑中心沟
蝶鞍
灰质
白质
第4题:
噪声
信噪比
对比度
分辨率
IR选择
第5题:
球内和眶内肿瘤
炎性假瘤
血管性疾病
结膜炎
眼外伤
第6题:
静脉肾盂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
膀胱造影
男性尿道造影
肾动脉造影
第7题:
层厚1mm,间距1mm
层厚2~3mm,间距2~3mm
层厚2mm,间距2mm
层厚5mm,间距5mm
层厚10mm,间距10mm
第8题:
膀胱造影
尿道造影
逆行肾盂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腹膜后充气造影
第9题:
听眦线
听鼻线
听眶线
正中线
听眉线
第10题:
相位编码方向,矢状位取前后方向
层厚5~10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
相位编码方向,冠状位取左右方向
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前后方向
线圈用头部正交线圈
第11题:
心脏冠状动脉CTA
胸部X线片
颅脑CT
颅脑MRI
DSA
第12题:
空气
碘化钠
碘化油
泛影钠
硫酸钡
第13题:
额骨
蝶骨
上颌骨
鼻骨
颧骨
第14题:
患者仰卧、头先进
有时为了区别少量胸水与胸膜肥厚,可以改为俯卧位
常规胸部CT扫描采用螺旋扫描,层厚5mm,间隔5mm
扫描基线从肺尖开始
常规扫描一个胸部前后正位像做定位像
第15题:
50~100mL
100~200mL
300~500mL
800~1000mL
500~1500mL
第16题:
60~80keV
100~250keV
511keV
364keV
300~400keV
第17题:
内听道
枕骨
枕大孔
岩骨
蝶鞍
第18题:
脉冲成像
超脉冲成像
连续成像
时间间隔差成像
逐帧成像
第19题:
肠带
肾轮廓
腰大肌
腰骶椎
腹膜外脂肪线
第20题:
简单易行
常用50%泛影钠
摄影体位选择双侧肾区正位
可观察整个泌尿系统解剖结构
急性泌尿系炎症用静脉肾盂造影
第21题:
寰枢椎畸形
脊髓室管膜瘤
椎管神经纤维瘤
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观察
第22题:
头颅侧位
膝关节侧位
腰椎侧位
胸片侧位
腹部泌尿系平片
第23题:
许氏位、瓦氏位、鼻窦侧位
鼻窦侧位、梅氏位、瓦氏位
瓦氏位、鼻窦侧位、梅氏位
瓦氏位、斯氏位、柯氏位
柯氏位、鼻窦侧位、瓦氏位
第24题:
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
岩骨下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
鸡冠及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
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明确,周围骨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