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振动台试验A Ⅰ、ⅡB Ⅰ、ⅢC Ⅰ、ⅣD Ⅰ、Ⅱ、Ⅳ

题目
单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振动台试验
A

Ⅰ、Ⅱ

B

Ⅰ、Ⅲ

C

Ⅰ、Ⅳ

D

Ⅰ、Ⅱ、Ⅳ


相似考题
更多“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Ⅲ.不应采”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筑地面基层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 )。

    A.0.6
    B.0.7
    C.0.8
    D.0.9

    答案:D
    解析: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第4.2.7条规定,建筑地面基层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9。

  • 第2题: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有(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作振动台模型试验

    A.Ⅰ.Ⅱ
    B.Ⅰ、Ⅲ
    C.Ⅰ、Ⅳ
    D.Ⅰ、Ⅱ、Ⅳ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下列关于建筑设计抗震概念的相关论述,哪项不正确?( )

    A.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B.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C.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D.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

    答案: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4.1条。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 第4题:

    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下列()方案。

    • A、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 B、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 C、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 D、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振动台试验

    • A、Ⅰ、Ⅱ
    • B、Ⅰ、Ⅲ
    • C、Ⅰ、Ⅳ
    • D、Ⅰ、Ⅱ、Ⅳ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0.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0.30。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第7题:

    根据《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在进行光纤总配线架安装时,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是()。

    • A、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 B、机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 C、抗震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 D、相邻机架应有一定距离,便于操作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用于保护和控制回路的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要求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用于电气保护及控制的单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两端接地方式。
    (2)远动、遥信等计算机系统所采用的单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双屏蔽电缆外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一点接地。屏蔽层一点接地的情况下,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在计算机侧;当信号源接地时,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在下列对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阐述中,()是描述乙类建筑的。()
    A

    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B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C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D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建筑物勒脚处绝热层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如何铺设?

    正确答案: (1)当地区冻土深度不大于500mm时,应采用外保温做法。
    (2)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500mm且不大于1000mm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3)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1000mm时,应采用内保温做法。
    (4)当建筑物的基础有防水要求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5)采用外保温做法的绝热层,宜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 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振动台试验
    A

    Ⅰ、Ⅱ

    B

    Ⅰ、Ⅲ

    C

    Ⅰ、Ⅳ

    D

    Ⅰ、Ⅱ、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抗震设计时,建筑师不应采用的方案是下列( )。

    A.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B.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C.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D.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建筑设计抗震概念的相关论述,( )不正确。

    A.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B.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
    C.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D.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建筑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哪一项要求?( )Ⅰ.应符合概念设计的要求Ⅱ.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Ⅲ.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Ⅳ.当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时,应做振动台试验

    A.Ⅰ、Ⅱ
    B.Ⅰ、Ⅲ
    C.Ⅰ、Ⅳ
    D.Ⅰ、Ⅱ、Ⅳ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4.1条。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 第16题: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1)落地安装的低压电气,其底部宜高出地面50~100mm;
    2)操作手柄转轴中心与地面的距离,宜为1200~1500mm;侧面操作的手柄与建筑物或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 第17题:

    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的(),且不应小于()。


    正确答案:75%;30Mpa

  • 第18题:

    涵洞处路堤缺口填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填筑施工应待涵身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2)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并应逐层碾压密实,非特设加强涵身涵洞应在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3)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和涵顶1.0m以内,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并应防止小型机械碰撞、推压结构物。(4)填石路堤的填料和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破坏涵洞的防水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涵身顶面以上1.0m高度内应分三层填筑:底层20cm厚粘土,中层50cm厚碎石、卵石或粗、中砂,顶面30cm后小片石。在涵身外侧两倍孔径的宽度范围内,应堆码片石至涵身顶面以上1.0m高度。

  • 第19题:

    建筑物勒脚处绝热层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如何铺设?


    正确答案: (1)当地区冻土深度不大于500mm时,应采用外保温做法。
    (2)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500mm且不大于1000mm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3)当地区冻土深度大于1000mm时,应采用内保温做法。
    (4)当建筑物的基础有防水要求时,宜采用内保温做法。
    (5)采用外保温做法的绝热层,宜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施工。

  • 第20题:

    预制构件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且吊点位置应通过计算确定。


    正确答案:75%

  • 第21题:

    问答题
    用于保护和控制回路的屏蔽电缆屏蔽层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要求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用于电气保护及控制的单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两端接地方式。
    (2)远动、遥信等计算机系统所采用的单屏蔽电缆屏蔽层,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双屏蔽电缆外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一点接地。屏蔽层一点接地的情况下,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在计算机侧;当信号源接地时,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下列()方案。
    A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B

    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C

    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D

    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涵洞处路堤缺口填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填筑施工应待涵身混凝土结构或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2)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并应逐层碾压密实,非特设加强涵身涵洞应在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3)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和涵顶1.0m以内,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并应防止小型机械碰撞、推压结构物。(4)填石路堤的填料和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破坏涵洞的防水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涵身顶面以上1.0m高度内应分三层填筑:底层20cm厚粘土,中层50cm厚碎石、卵石或粗、中砂,顶面30cm后小片石。在涵身外侧两倍孔径的宽度范围内,应堆码片石至涵身顶面以上1.0m高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预制构件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且吊点位置应通过计算确定。

    正确答案: 7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