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河出逸点或背河水面点
背河任一出水点
背河积水
地面
第1题:
观测临河水位及测压管水位几乎是同时完成的,这忽视了测压管水位的()。
第2题:
根据()及各测压管水位观测资料经数据筛选可绘制出堤身浸润线。
第3题:
()较高、变化较快或超过正常水位时应每天观测一次。
第4题:
非均质堤防的浸润线,由临河水位、各测压管水位、()绘制。
第5题:
以时间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可绘制出各测压管的水位过程线。
第6题:
请问下列有关浸润线观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
第7题:
测压管观测土石坝浸润线时,测压管内水位升降()于上、下游水位变化。
第8题:
临背河水位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枯水位
第9题:
测压管水位
管口高程
渗流量
测压管长度
第10题:
堤顶
临河水面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第11题:
超前现象
不稳定现象
同步现象
滞后现象
第12题:
浸润线观测需在渠堤选择渠堤高、挡水位高处的横断面
浸润线观测可在渠堤选择任意横断面
浸润线观测可埋设测压管,通过测量测压管中的水位来获得浸润线位置
测压管测得水位越高,说明浸润线位置高
第13题:
通过渗流量观测资料和同期临河水位资料的整理,可绘制出()。
第14题:
均质堤防的浸润线,以()与堤坡的交点为起点。
第15题:
也可在临河水位和各测压管水位过程线上分别取峰值水位作为()。
第16题:
若临河水位的稳定时间较长,可选用测压管水位过程线中()所对应的资料。
第17题:
请问下列有关浸润线观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测压管观测土石坝浸润线时,测压管内水位升降迟后于上、下游水位变化。测压管水位的迟后时间主要与土体的()有关。
第19题:
对等水位
对应水位
同一水位
固定水位
第20题:
浸润线观测需在渠堤选择有代表性的横断面
测压管测得水位越高,说明浸润线位置高
浸润线观测可埋设测压管,通过测量测压管中的水位来获得浸润线位置
浸润线观测测压管主要布置在坝体下游
第21题:
超前现象
同时现象
同步现象
滞后现象
第22题:
渗流量过程线
水面线
浸润线
临河水位过程线
水位—渗流量关系曲线
第23题:
滞后
同时
同步
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