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拒报和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第1题:
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
A、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D、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E、以上均是
第2题:
《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包括( )。
A.政府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机关
B.政府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
C.政府统计调查对象中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D.政府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体工商户、个人
E.民间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调查对象
第3题:
该县统计局的行为是哪一种统计违法行为( )。
A.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C.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项目
D.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
第4题:
A、检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
B、统计调查表不论有没有法定标志,统计调查对象都无权拒绝填报
C、统计调查表超过有效期限,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
D、为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第5题:
经过检查,发现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确实存在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给予统计调查对象的处罚是( )。
A.处分
B.通报
C.警告
D.罚款
第6题:
对泄露统计调查对象个人、家庭资料和商业秘密,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人,给予( )。
A.警告
B.罚款
C.处分
D.处罚
第7题:
对泄露统计调查对象个人、家庭资料和商业秘密,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人,给予()。
第8题:
A泄露统计调查对象个人、家庭资料和商业秘密,或者提供、泄露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人,给予()。
第9题:
根据我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统计法所规定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包括()
第10题:
调查目的,即通过旅游统计调查要实现的目标
调查内容,即需要搜集的统计调查对象的相关原始数据和资料
调查方法,即确定或选取统计调查对象的方法
调查对象,即接受统计调查、履行申报义务的具体组织或个人,包括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11题:
警告
罚款
处分
处罚
第12题:
虚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以上均是
第13题:
统计调查对象由于工作疏忽造成少报统计数据的行为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下列关于统计调查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统计调查对象的范围包括所有依法负有向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B.统计调查对象不需要提供其所掌握的调查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C.统计调查对象不得提供不真实、不准确的统计资料
D.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时限提供统计资料
第15题:
统计调查对象因为过失提供了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6题:
A、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授意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
D、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第17题: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
A.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及其责任人员
D.统计调查对象中的个人
第18题:
下列关于统计调查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下列各项中,()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
第20题:
《统计法》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统计违法行为是指( )的行为。
第21题:
警告
罚款
处分
处罚
第22题:
处分
通报
警告
罚款
第23题:
统计机构的职权、职责
统计调查者的职权、职责
统计调查对象设立统计机构
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