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女性,56岁,双手小关节多关节痛,伴活动时右髋关节痛,以下楼时明显加重,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骨关节炎C 骨质疏松症D 骨软化症E 干燥综合征

题目
单选题
女性,56岁,双手小关节多关节痛,伴活动时右髋关节痛,以下楼时明显加重,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骨关节炎

C

骨质疏松症

D

骨软化症

E

干燥综合征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56岁,双手小关节多关节痛,伴活动时右髋关节痛,以下楼时明显加重,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题干:某女性患者,64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加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骨关节结核

    E.假性痛风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40岁。反复双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关节伸侧出现多个皮下结节,化验检查ESR40mm/h,超声心动图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ALT,AST

    B.心包积液病理

    C.类风湿因子滴度

    D.关节影像学

    E.补体


    正确答案:C
    1.类风湿因子滴度增高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2.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但由于它不能根本治病,停药后症状会复发,需合用慢作用抗风湿药。

  • 第3题:

    女性,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 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C反应蛋白
    B.心包积液病理
    C.类风湿因子滴度
    D.关节影像学
    E.补体


    答案:C
    解析:
    [考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
    [分析]该中年女性病人是患类风湿关节炎,由于有皮下结节、血沉块和心包积液等,说明类风湿关节炎处于活动期,虽然C反应蛋白的增高也能说明本病的活动性,但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类风湿因子滴度,其数量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呈比例;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宜加用皮质激素,但由于它不能根治本病,停药后症状会复发,所以需合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由于本例又急性发作,同时还有心包积液等关节外表现,所以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应用皮质激素加慢作用抗风湿药。

  • 第4题:

    患者,女性,35岁,人工流产后出现双手指关节痛3个月,伴晨僵约1小时左右,对症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双手第1、2掌指关节(MCP)肿胀,压痛明显,第4近端指间关节(PIP)肿胀,压痛明显;X线示关节间隙正常,双手骨质疏松,可见小囊性破坏样改变

    下列哪项指标最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活动性
    A.抗核抗体
    B.ASO
    C.C、C
    D.类风湿因子
    E.血WBC

    答案:E
    解析: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一般有关节晨僵、手关节炎、对称性关节炎等改变。
    2.患者病情活动期,白细胞数可增高。

  • 第5题:

    患者,女性,38岁,人工流产后出现双手指关节痛5个月,伴晨僵约1小时左右,对症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双手第1、2掌指关节(MCP)肿胀,压痛明显,第4近端指间关节(PIP)肿胀,压痛明显:X线示关节间隙正常,双手骨质疏松,可见小囊性破坏样改变。最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活动性的指标()

    • A、血沉
    • B、CPK、LDH
    • C、C3、C4
    • D、类风湿因子
    • E、血WBC

    正确答案:E

  • 第6题:

    患者女,55岁。一年来双手关节疼痛,以远端指间关节为重,伴膝关节痛,活动后明显。近3个月疼痛加重,双手有晨僵,活动10min后缓解。查体:双手远端指间关节内侧面出现质硬的结节,无触痛,双膝关节活动时可闻及骨擦音。该患诊断考虑()。

    • A、类风湿关节炎
    • B、骨关节炎
    • C、痛风
    • D、强直性脊柱炎
    • E、反应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女,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 A、C反应蛋白
    • B、心包积液病理
    • C、类风湿因子滴度
    • D、关节影像学
    • E、补体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女,40岁。反复双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关节伸侧出现多个皮下结节,化验检查ESR40mm/h,超声心动图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ALT,AST
    • B、心包积液病理
    • C、类风湿因子滴度
    • D、关节影像学
    • E、补体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女性,56岁,双手小关节多关节痛,伴活动时右髋关节痛,以下楼时明显加重,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骨关节炎

    C

    骨质疏松症

    D

    骨软化症

    E

    干燥综合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为老年女性,累及双手小关节及髋关节,均为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并且活动时关节痛明显,结合化验正常,因此诊断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最大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 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

    C反应蛋白

    B

    心包积液病理

    C

    类风湿因子滴度

    D

    关节影像学

    E

    补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常升高,是反映病情活动度的主要指标,病情缓解时可降至正常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63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加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此疾病的基本的病理特征是()
    A

    滑膜炎

    B

    血管炎

    C

    软骨变性

    D

    附着点炎

    E

    血管翳形成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各题共用题干 女,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血沉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TS}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C反应蛋白

    B.心包积液病理

    C.类风湿因子效价

    D.关节影像学

    E.补体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女,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血沉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关节影像学
    B.补体
    C.C反应蛋白
    D.类风湿因子效价
    E.心包积液病理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女性,48岁。反复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膝关节痛伴晨僵2年,肘部伸侧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触痛。
    诊断首先考虑
    A.风湿性关节炎 B.骨性关节炎 C.痛风 D.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D
    解析:
    ①双手近端指间关节痛伴晨僵、皮下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 临床表现。②抗核抗体阳性对结締组织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高于类风 湿因子。血沉和血C-反应蛋白可判断疾病的活动性。抗磷脂抗体主要与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习惯性自发性流产有关。③类风湿因子的特异性较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局限性,但在诊断明确 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类风湿因子滴度可判断其活动性。C-反应蛋白和补体测定虽然有助于疾病活动性 的诊断,但敏感性较类风湿因子差。

  • 第15题:

    女性,40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 A、C反应蛋白
    • B、心包积液病理
    • C、类风湿因子滴度
    • D、关节影像学
    • E、补体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患者女,63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如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此疾病的基本的病理特征是()

    • A、滑膜炎
    • B、血管炎
    • C、软骨变性
    • D、附着点炎
    • E、血管翳形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患者女,63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如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 A、类风湿关节炎
    • B、骨关节炎
    • C、强直性脊柱炎
    • D、骨关节结核
    • E、假性痛风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女性,56岁,双手小关节多关节痛,伴活动时右髋关节痛,以下楼时明显加重,血沉、类风湿因子均正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 B、骨关节炎
    • C、骨质疏松症
    • D、骨软化症
    • E、干燥综合征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女,63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加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关于此疾病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位于远端指间关节背面内外侧的肿大结节称Bouchard

    B

    位于远端指间关节背面内外侧的肿大结节Heberden

    C

    可有方形手

    D

    天鹅颈样畸形

    E

    纽扣花样畸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38岁,人工流产后出现双手指关节痛5个月,伴晨僵约1小时左右,对症用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双手第1、2掌指关节(MCP)肿胀,压痛明显,第4近端指间关节(PIP)肿胀,压痛明显:X线示关节间隙正常,双手骨质疏松,可见小囊性破坏样改变。最有利于判断病情的活动性的指标()
    A

    血沉

    B

    CPK、LDH

    C

    C3、C4

    D

    类风湿因子

    E

    血WBC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56岁,双手关节对称性肿痛2年,晨僵明显,时间约2小时,未正规治疗,近2个月关节痛加重,伴张口受限。双侧颞颌关节压痛阳性,双手掌指关节,第2~4近指关节肿胀伴压痛。下列最有利于判断此病的活动性的是()
    A

    C反应蛋白

    B

    抗核抗体

    C

    免疫球蛋白

    D

    类风湿因子

    E

    血清补体

    F

    抗O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63岁。近一年膝关节肿痛,上下楼时疼痛加重,伴晨僵。双手关节疼痛,程度不重,以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明显。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血尿常规正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A

    类风湿关节炎

    B

    骨关节炎

    C

    强直性脊柱炎

    D

    骨关节结核

    E

    假性痛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