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骤停,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及时止血、包扎、固定
纠正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
第1题: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受伤现场进行现场急救包括:()
第2题:
创伤性休克的现场急救措施中,不包括()。
第3题:
呼吸功能失常治疗不包括()。
第4题:
及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造口,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氧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酸性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
第5题:
现场心肺复苏:心跳呼吸停止伤员应在现场进行复苏,心跳未复跳者不得后送。
通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对窒息、昏迷病人应行气管插管或环甲膜切开。
给氧:危重伤员应立即给予吸氧。
止血:创伤后大出血直接威胁伤员生命,对于四肢的外出血应及时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伤口包扎,下肢损伤可用抗休克裤。
循环支持:建立静脉通道,主要用于休克伤员。现场可输入高渗氯化钠溶液(7.5%)200ml,然后输入普通电解质溶液,有条件可行现场输血。
第6题:
去枕取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镇静、止痛
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至少两处以上,补充血容量
控制活动性大出血
尽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第7题:
护理急性呼吸衰竭的患儿,下列错误的操作是()
第8题:
休克紧急治疗的措施中,不包括()
第9题:
及时对伤部止血、包扎、制动
及早补充大量液体
镇静、止痛、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平卧位,可适当抬高下肢,但不宜采用“头低脚高位”
第10题:
平卧,且头应偏向一侧
去枕平卧或头低卧位
15°~30°头高脚低位或斜坡卧位
下肢抬高15°~20°,头和躯干抬高20°~30°的体位
侧卧位
第11题:
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骤停,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及时止血、包扎、固定
纠正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
第12题:
立即将患儿送入监护室
患儿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
立即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行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