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ERCP
PTC
MRI
静脉法胆道造影
第1题:
患者,女,36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第3天,护士查房时发现T形管无胆汁流出,患者诉腹部胀痛。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T形管
B、继续观察,暂不处理
C、用注射器抽吸T形管
D、准备T形管造影
E、检查T形管是否受压扭曲
第2题:
患者,女,54岁,急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观察患者排便情况的最主要目的是
A、判断患者对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B、判断患者术后饮食恢复是否合适
C、判断患者胆总管通畅情况
D、判断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E、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胃肠道出血
第3题:
女,34岁。急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护士在术后观察病人排便情况的目的是
A.判断病人对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B.判断病人肠道有无梗阻
C.判断病人胆总管通畅情况
D.判断病人术后排便是否正常
E.及时发现病人有无胃肠道出血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张女士,63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1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T管引流的作用不包括()
第8题:
患者女性,42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2年。1天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右肩背部放射,继而出现高热,体温39.4℃,无黄疸。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
第9题:
女者,49岁,于两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疗法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cm,血清胆红素为20μmol/L,B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
第10题:
女,45岁,因胆石症慢性胆囊炎于半年前作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探查,T形管引流2周后,钳夹无甚不适而拔管。近来经常有上腹突发性绞痛发作,并有发热,发作后偶出现黄疸。应考虑( )
第11题:
中药排石
胆囊切开取石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
第12题:
饮食、睡眠
腹痛、发热、黄疸
大便的颜色
引流口有无渗液
神志、血压和脉搏
第13题:
患者,女,34岁。急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护士在术后观察患者排便情况的目的是
A、判断患者对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能力
B、判断患者肠道有无梗阻
C、判断患者胆总管通畅情况
D、判断患者术后排便是否正常
E、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胃肠道出血
第14题:
女性,49岁,于2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治疗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em,血清胆红素为201un.gL,B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
A.PTC
B.ERCP
C.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D.MRI
E.静脉法胆道造影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患者因肝胆管结石于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1个月左右回院行胆道镜取石,经T管窦道将胆道镜插入肝内胆管进行狭窄的胆管扩张及激光碎石取石,住院过程行反复胆道镜取石,均使用取石网篮,于2013 年3月14日腹部CT发现胆管内金属异物。考虑为取石网篮前端金属头脱落。于2013年3月18日行胆道镜检查取出。
第19题:
女性,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经检查胆总管未发现异常。此时,治疗宜采取()。
第20题:
患者女,40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痛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Murphy征阴性。B超检查:胆囊壁无增厚,大小正常,胆囊内可见多个小结石,胆总管直径1.0cm,下端显示不清。既往有胰腺炎病史。经检查胆总管未发现异常,此时治疗宜采取()
第21题:
患者,女性,48岁,急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拔管前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
第22题:
患者,女性,48岁,急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高热、黄疸,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预计该患者的T管留置至少()。
第23题:
PTC
ERCP
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
MRI
静脉法胆道造影
第24题:
减少术后的出血
利于腹腔的引流
减轻伤口缝线的张力
减轻术后伤口的疼痛
利于病人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