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个人和社会相协调
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社会适应力强
第1题:
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精神病
B、心理健康是知、情、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C、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D、心理健康是指能和他人和谐相处
第2题:
下列有关心理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指在瞬时对事物的反应
B.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镇静的情绪
C.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
D.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第3题:
第4题: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最佳状态。
第5题:
心理健康是指什么?
第6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形式是指:()。
第7题: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
第8题: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第9题:
健康是指()。
第10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尽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量宣传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
对个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是指()
A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尽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
B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量宣传
C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
D对个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第16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性途径是指()
第17题:
心理健康的概念:现在,人们更多地从广义的、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寻找对心理产生有害作用的根源,增进人的()及()的能力。
第18题:
对心理健康理解有误的是()
第19题: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非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20题:
大学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班级心理委员。
第21题: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就是心情愉快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生理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学校教育环境的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学校的文化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第24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